最近几天,“世纪寒潮”、“只有-6℃”等词语不断冲击着昆明人的神经,有人戏言:“这个速冻周末,还能出来见面的都是过命之交”。一时间各种猜测四起。昨日,省气象局一早就发布了重要天气消息:23~25日,我省将出现强寒潮天气,其中,滇中及以东以北地区小到中雪局部大雪。
气象专家分析,昆明可能在23日夜间到24日清晨最冷,最低气温或降至-3℃。云南省气象局服务首席郭荣芬说,目前可以确定22-24日有强冷空气影响昆明,届时会有明显降温,但具体气温和天气还请市民多关注云南省气象局、昆明市气象局官方渠道发布的天气预报。
啥时候来?
预计23至25日,25日后天气开始好转。
源自何处?
受西伯利亚强冷空气和西南气流共同影响。
影响哪里?
我省大部,滇中及以东以北地区,滇中以南大部地区等。
到底多冷?
滇中及以东以北地区将出现小到中雪局部大雪天气,最高气温普遍下降10~12℃,局地可达14~16℃。滇中及以东以北大部地区最低气温将下降至-2℃以下。
关注重点和建议
(一)滇中及以东以北地区降温幅度大,将出现今年入冬以来最低气温,需注意防寒保暖,防范低温、雨雪天气及道路结冰等对交通运输、城市运行等的不利影响。
(二)滇中及以东以北地区需应对降雪及低温冰冻灾害对农业的影响,特别是对滇东地区的油菜等作物生长产生的不利影响。滇南等地需提前防范低温对咖啡、橡胶等亚热带经济作物产生的危害。
云南23日开启“寒冷”模式最高降16℃局地有雪
云南降雪一般出现在11月至次年4月,西北部高海拔区少数年份甚至可发生在9—10月和5—6月,但较大范围降雪并出现雪灾主要发生在12月至次年3月。
昨日,云南省气象局接连两次发出了重要天气预报,受强冷空气和西南气流共同影响,预计1月23—25日全省大部地区将有一次明显降温、降雨(雪)天气过程。“速冻”模式下,滇中及以东以北地区将出现小到中雪局部大雪天气,最高气温普遍下降10—12℃,局地可达14—16℃。滇中及以东以北大部地区最低温度将下降至-2℃以下,滇中以南大部地区最低温度将下降到5℃以下。具体天气预报如下:
●22日夜间
迪庆、昭通、曲靖北部阴有小雪,曲靖南部、昆明东部、文山、红河北部阴有小雨,其它地区多云局部有阵雨。
●23—24日
丽江、迪庆、昭通、曲靖、昆明、楚雄、大理东部、玉溪北部、文山、红河北部阴有小到中雪局部大雪;普洱、西双版纳、红河南部阴有小到中雨,其中高海拔地区将出现降雪;其它地区阴天间多云有小雨局部中雨。
●25日
昭通、迪庆、怒江北部阴有小雪;曲靖、昆明、文山、红河北部、玉溪北部阴有雨夹雪;其它地区阴有小雨局部中雨。
扫雪防冻提前预警和做好防范措施很重要
回想去年12月17日的那一场雪,昆明的各大交通要道事故频发,全城因为一场雪丢盔弃甲、毫无招架之力。这次,昆明将迎来2016年的第一场雪,不管是各级部门还是普通市民,都应该加强对特殊天气出行经验的了解,提升应对突发状况的能力,免得徒增烦恼,不能愉快的赏雪景。
市城管局
负责所属养护的桥梁、高架、立交、行道树的积雪清除及防冻抗灾工作;
组织环卫作业人员投入扫雪,并适时组织洒水车、铲雪车上路冲、扫积雪;
发动“门前三包”单位及商家开展扫雪防冻工作,并组织城管行政执法队伍及“门前三包”协管员队伍检查、监督道路及沿街单位及商家扫雪情况,对拒不履行“门前三包”责任制要求,不及时清扫门前雪的单位和店家进行教育和处罚。
市气象局
遇有特别天气时,每日发送天气预报,特殊天气每1小时发送一次天气预报。
市盐务局
储备一定数量化雪用盐,并建立盐库值班制度,做好随时供盐准备。
寒潮来袭,各位亲一定要做好保暖工作,期待大家用昆明的雪景美图轰炸小明的眼球。
昆明交警
提前开启应急预案,启动高清探头和视频巡逻,并加大路面巡逻监控,一旦发现结冰积雪路段会通知辖区相关部门,确定路段不能通行,则按照相关规定进行临时交通管制;
加大人力物力投入,及时查看并通过各个平台发布路况信息,在各交通节点、要点进行巡逻和引导。
北部客运站24日至26日预售票已停售
1月24日,2016年春运将拉开大幕,但春运刚开始,云南就将遇到强寒潮天气,昨天,班车受寒流影响较集中的北部客运站提醒市民:24日至26日的预售票已经停售。北部客运站站长周玉梅表示,23日至26日的预售票已经停售,此前已经购票的市民可以保证发车。但具体发车时间和班次,将会根据交警部门针对实际道路雨雪结冰的情况进行安排。
周站长让市民不用太担心,麻昭高速通车后,最易结冰起雾的大小凌子口已经被绕开,整体路况不会太糟糕。但出于安全考虑,24、25、26日三天的车票原则上采取:当天来,当天买票,当天发车。有需要在此期间前往滇东北方向的市民,请提前安排好自己的行程。目前,北部客运站、西北部客运站、东部客运站、南部客运站都只能买到7天内的预售票。西部客运站已经可以买到10天内的预售票。
此外,春运期间运输压力大,交通状况复杂,正是大量“黄牛”拉客猖狂的时期,越是如此,安全问题越显得重要,希望市民搭乘正规长途车出行。
省公安厅交通警察总队发布了安全出行提示:
一是驾车出行前要及时了解路况信息,提前掌握路况信息很重要。要尽量通过各种途径,如电视、广播、微信、微博、短信等,了解天气情况。合理选择时间和路线出行。
二是勿疲劳驾驶,高速公路上行车一般车速较快,因此必须保持精神高度集中,而长时间精神高度集中驾姿固定,操作单调,又容易造成心理和生理上的疲劳,加之天气不好等情况,更易发生交通事故。因此,在高速公路上行车,一般连续驾驶3小时左右就应停车休息,缓解疲劳,以保持良好的精神状态。
三是勿超速行驶,超速行驶是造成交通事故的主要原因之一。天气不好时,驾驶员应严格遵守限速要求,不能开快车、开英雄车,更不能右侧超车,以确保自身和他人生命和财产的安全。
四是要遵守在高速路上停车规范,即使在紧急停车带内也不得随意停车,只有当车辆出现机械故障时才能停车。此时应将故障车停在路右侧的紧急停车带内,打亮双闪灯警示,并在车后100米处放置警告标志牌,夜间开启示宽灯和尾灯,车内人员则必须迅速撤离到护栏之外。
五是遇到恶劣天气或路面结冰时,要降低车速,保持安全行车距离。遇能见度低的天气,必须开启雾灯、防炫目近光灯、示宽灯和尾灯。在高速行车中遇到问题,可直接拨打报警电话,讲清自己所在的位置、行驶方向等,等待高速交警赶到现场,实施救援帮助。
六是雪天开车或通过结冰路面时,要镇定加小心。缓慢行驶,不随意超车,轻给油门,轻点刹车,慢打方向,把握“轻、柔、稳”的原则,任何大的动作或不妥操作都可能带来危险。必要时,可将轮胎放一些气,增大汽车与冰滑路面的接触面积,增强轮胎附着力,当然会更费些油;冰雪路面任何时候都要慢抬离合缓给油,大力加油很易侧滑或空转;切记保持车距,刹车或启动时,前后车都可能溜车或侧滑;阴暗潮湿的地方、立交桥下及隧道洞口等都很易结冰,薄冰更可怕,应加倍小心,减速慢行。
七是遇到天气或路况不佳时,要尽量直线匀速行驶,轻柔操作,不要随意并线,更不能随意超车,要超车时也要看清路线及路况,尽量用大灯提示,冰雪路面尽量走有车辙的路线,不要轻易尝试被冰雪覆盖、路况不明的路段,雪天会车特别是夜间会车,应减速让道,不争不抢。
辟谣
真是“世纪寒潮”?
言过其实-3℃不是昆明最冷
省气象局服务首席郭荣芬:所谓“世纪寒潮”有些言过其实。由于云南特殊的地理位置和气候背景,寒潮标准异于全国标准。省气象局规定:日平均气温24小时降幅≥6℃或48小时≥8℃,同时日最低气温≤5℃,或者有降雪天气出现,计为一次寒潮天气过程。因为云南大部分地区极少出现降雪,地处滇中的昆明对冷空气的反应具有代表性,只要冷空气到达昆明,往往同时会影响整个滇中及滇东,或昆明只要出现降雪,就计为全省性寒潮天气。强寒潮标准定义为48小时日平均气温下降10℃以上,日平均气温低于0℃。
此次预计昆明的最低气温可能低至-3℃,但昆明并非没有如此低的气温出现。
今冬还是暖冬吗?
冷空气不影响暖冬大趋势
之前说厄尔尼诺事件导致今冬暖冬的可能性较大,可三番五次的雨雪天气光临,又是为何?
郭荣芬:暖冬不是看一天两天的冷暖,而是一个冬天整体的表现。在气象学的定义上,要求计算当年12月到来年2月这3个月各地总共的冷暖平均情况。标准不止一个,相对简明的标准是,这3个月总体平均气温较常年偏高0.5℃以上。
从去年11月1日至今年1月13日,全省平均气温为12℃,较常年偏高0.8℃,为1961年以来第三高年份。冷空气不会影响暖冬的大趋势。
营销公号天气预报
气温-6℃看看就好
现象:“救命!昆明周末大雪,-6℃!”昨日,朋友圈里一直有小伙伴转发营销公号发布的天气文章,耸人听闻的标题,着实把人吓一跳——文中还配上各种手机天气软件或天气网站的周末天气实况截图,再加上下文中图文并茂的分析,周末将迎最强降温的信息似乎就此确定。
专家回应:微信公号展示的截图多是中国天气网的8—15天预报,这些预报是集合多家全球数值天气预报模式客观预报产品加工而成,未经预报员主观订正,反映未来时间内天气变化趋势,具有一定的不确定性,只能供小伙伴们参考。
欲知更加准确的天气预报需随时关注短期天气预报和最新预报信息更新,而且小伙伴们日常使用的手机天气软件也最好是采用国内的,国外的可能会存在一定偏差。
23日及24日8时天气预报显示昆明气温低于0℃,关于周末昆明气温最低到什么程度,气象专家们也在密切跟踪,但难有精确推断。
提醒
寒潮来临高血压病人要及时调整药量
1.老年人别舍不得用取暖设备,温度过低易诱发感冒、哮喘、支气管炎等疾病。
2.夜间别因为天冷而憋尿,会间接引起全身血压增高,增加心脑血管发病的几率。
3.洗澡水温不要超过45℃,水温太高,心血管疾病患者可能因为心脏供血不足,诱发心脏病。
4.糖尿病人不要泡脚,不要用热水袋。糖尿病人肢体的血管质量通常比较差,再加上伴有周围神经病变,因此对冷热不敏感,长时间热水泡脚或者用热水袋,可能会烫坏皮肤,引起感染。
5.高血压病人应及时调整药量。气温骤降,全身血管都会收缩、血压升高,血管质量本来就不大好的人,如果不注意控制血压,很容易出问题,引起脑出血、脑梗、心绞痛等疾病。寒流来袭,有高血压病史的人要注意咨询医生,及时调整药量,必要时可能需要加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