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主页 > 新闻公告 >

6月1日曲靖沾益撤县设区正式挂牌

 6月1日,一个欣欣向荣的日子,我省曲靖珠江源头第一县沾益正式撤县设区,当地举行了撤县设区摘牌授牌仪式,原所辖区域并入云南省第二大城市曲靖,成为麒麟区后的又一区。至此,沾益与曲靖分分合合的历史中,又一次回归曲靖,曲靖市也由原来的市辖七县一市一区变为市辖六县一市两区。

在沾益县撤县设区暨曲靖市沾益区发展大会系列活动上,省民政厅副厅长熊梅宣读了《国务院关于同意云南省调整曲靖市部分行政区划的批复》、《云南省人民政府关于撤销沾益县设立曲靖市沾益区的通知》,正式宣读沾益撤县设区。曲靖市委书记李文荣、市人大副主任董云昌、市长董保同、市政协主席朱德光、市纪委书记田华兵依次向曲靖市沾益区委、区人大常委会、区政府、区政协和区纪委主要领导授印。

随后,曲靖市和沾益区相关领导为中共曲靖市沾益区委、区人大常委会、区人民政府、区政协和区纪委揭牌。 “区’和‘县’一字之差,让现场的人感叹不已。沾益顺利撤销设区,意外着踏上新的征程,沾益从今往后真正融入了曲靖城市圈,迈上了城市化和工业化发展的新台阶。据了解,就在当天,众多原沾益县机关干部职工纷纷于摘牌前在自己单位门前摄像、留影,向原行政区划作最后的告别。

据悉,此次沾益撤县设区是曲靖县级行政区划重大调整,顺应时代和城市发展趋势,拓展新的发展空间,有利于优化产业布局,促进地方更快地融入区域中心城市。触手可及的是,沾益撤县设区,将迅速扩大曲靖中心城市的区域范围、人口规模和经济总量,显著提升城市综合竞争力,增强曲靖作为区域性中心城市的集聚和辐射功能,增强未来曲靖城市发展的承载能力和可持续发展能

撤县设区的原因

撤县设区是指直辖市(地级市)通过行政手段将其所辖的县(县级市)调整为直辖市(地级市)的城市市区。撤县设区,不是行政区划的简单变化,它是一个地区经济发展达到一定程度的必然结果。撤县设区,最主要的目的是为了提高城市化水平,促进经济发展。撤县设区最明显的好处,就是县的城市基础设施将纳入城市整体规划。

条件和标准

撤县设区是有条件的,而且有严格的程序,必须经省、市政府同意,最后经过民政部和国务院同意,经实地考察方能批准。目前撤县设区,主要依靠国务院批转民政部1993年38号文件《关于调整设市标准的报告》,为了适应形势发展,民政部出台了《市辖区设置标准》(征求意见稿),允许直辖市和地级市设立市辖区,其中市区总人口在300万人以上的城市,平均每60万人可设立1个市辖区。最小的市辖区人口不得少于25万人,其中非农业人口不得少于10万人。对于中心城市郊县(县级市)改设市辖区,须该县(市就业人口中从事非农业人口不得低于70%;第二三产业产值在国内生产总值中的比重达到75%以上。改设市辖区的县(市),全县(市)国内生产总值、财政收入不得低于上一年本市市辖区对应指标的平均水平。

变化

经济更强,撤县设区后,制约经济发展的许多障碍得到消除,提升了新设区和中心城市的发展速度。消除了制度方面的障碍,使区域经济发展空间增大。两地土地价值升高,土地置换更加顺利,有利于产业结构布局的调整,进而促进城市经济的可持续发展,使城市功能组织可以在更大的区域范围内展开。交通、通讯、能源等基础设施和文教、卫生等服务设施都将在市里的统一规划下得到大大加强,城区的硬环境得到大大改善。区划调整后,市区将实行统一规划,着手在郊区县(市)建设相对集中、富有特色的工业园和开发区,产业布局更加合理,基础设施、市政公用设施统一建设、共享共用,实现了资源的优化配置。

社会事业方面,传统的市、县两套社会服务体系被功能强大、级配合理、覆盖面广的中心城市服务网络所取代。区的城市基础设施将纳入城市整体规划,无疑还有利于区的基础设施建设。因为县属于相对独立的经济区域,城建资金按要求大多数需要自筹解决。此外,撤县设区、融入市区后,城市名声、品牌效应延伸到郊区,将吸引众多的投资者和买房置地者。

最新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