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29日,云南省人社厅、住建厅、公安厅、省总工会等单位联合召开云南省《全面治理拖欠农民工工资问题实施意见》(以下简称《意见》)新闻发布会。为保障和维护农民工等劳动者的合法权益,云南省将以建筑市政、交通、水利等工程建设领域和劳动密集型加工制造、餐饮服务等易发生拖欠工资问题的行业为重点,推行用工实名制、银行按月代发工资等制度。
截至目前,针对拖欠农民工工资这一问题,云南已制定出台6个方面24条具体措施。
农民工咋管?
推行用工实名制 上下班也将“打卡”
为解决建筑领域农民工用工管理不规范问题,《意见》中明确规定将全面实行用工实名制管理。
对于工程建设领域,施工企业必须与农民工先签订载明工作时间、工作内容、劳动报酬等必备条款的建设领域农民工劳动合同后,再进场施工,还要在工程项目部配备劳资专管员,建立施工人员进出场登记制度和考勤计量、工资支付等管理台账,实时掌握施工现场用工和工资支付情况。这样,农民工上下班也将“打卡”,通过实名制收集更多有利于农民工维权的信息。
目前,云南省有30%企业已实现农民工实名制管理。昆明市还为此开发了一套实名制管理软件,能直接快速地对工资支付、维权等情况进行动态跟踪。
但是,对于建筑行业来说,农民工流动性大,管理很困难,农民工究竟如何管仍是挑战。
“一方面要求稳定就业1年以上的农民工必须签订劳动合同,而其他流动性较大的农民工则由有资质的单位签订建议劳动合同,其中内容包括工资工时、社会保险等基本内容。”云南省农民工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主任、云南省人社厅副厅长谢群说,下一步,还将引导相对成熟的包工组、施工队向劳务分包公司转型,从而落实流动农民工的实名制。
工资如何发?
银行按月代发工资 农民工变“月薪族”
2011年云南省率先出台《云南省农民工工资支付保障规定》,建立了以农民工工资准备金、农民工工资保证金、应急周转金和实名管理制度、连带责任制度、支付信用制度、部门联动制度、行政问责制度为核心的“三金五制”制度。截至目前,云南省共动用16.61亿元农民工工资保证金用于支付拖欠的农民工工资。而在2016年春节前专项检查期间,云南省追回拖欠工资6.82亿元,涉及农民工5.85万人。这些数据都能看出,拖欠农民工工资问题并不少见,那如何保证农民工工资按时按量发放呢?
《意见》中为农民工的工资如何发专门做出规定,企业负责为招用的农民工办理实名制工资支付银行卡,按月考核农民工工作量并编制工资支付表。经农民工本人签字确认后,委托银行通过本企业农民工工资准备金账户将工资划入农民工个人工资账户。也就是说,与大多数企事业单位一样,农民工也要有自己的工资卡了,企业要通过银行每月将工资拨付给农民工本人。农民工从此也成为“月薪族”啦!
欠薪怎么防?
人工费用分账管理 建农民工工资专用账户
谢群介绍,农民工工资被拖欠最多见的借口是工程款未拨付到位。一般情况下,工程款拨付比例超过30%的,就不应拖欠农民工工资,而有的工程项目工程款已支付80%以上仍拖欠工资。
为解决工程款与工资混淆不清问题,《意见》明确规定,在工程建设领域,实行人工费用与其他工程款分账管理,将农民工工资与其他工程款项相分离,以农民工工资准备金账户为基础,建立农民工工资(劳务费)专用账户,专门用于农民工工资支付。
另外,《意见》中在延续云南省将缴纳工资保证金与施工许可挂钩做法基础上,进一步要求在工程项目招投标过程中对投标施工企业的农民工工资支付信用情况进行评审:对3年内发生拖欠工资案件或因拖欠工资发生群体性事件的施工企业,按情节严重程度在评审时予以扣分;中标的,发现有拖欠工资重大违法行为,取消其中标资格。下一步,还将在云南省全面建立诚信主体“红名单”和严重失信主体“黑名单”制度,对拖欠工资的失信企业,在政府资金支持、招投标、生产许可、履约担保、资质审核、融资贷款、市场准入、评优评先等方面依法依规予以限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