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主页 > 新闻公告 >

精准扶贫 打开希望之窗

精准扶贫 打开希望之窗

---玉溪市人社局推进精准扶贫工作纪实

本报记者 王宝杰 通讯员 沈永生 施立勇

今年才满17岁的李东海从没想到,自己的人生会在2016年实现转弯。

17年来,李东海一直生活在云南玉溪市新平县的贫困山区。父母早年去世后,一个人生活的李东海时常对未来的生活感到迷茫和无措。

2016年,玉溪市人社局开展“技能扶贫”,这为李东海的生活带来改变。

“是人社局的领导为我送来了希望,让我找到了未来的路。”李东海说,在玉溪市人社局的帮助下,他终于走出大山,进入到玉溪市技师学院学习技能,开始了新的人生之路。

如今在玉溪,像李东海一样通过精准扶贫改变人生命运的还有很多人。

“2016年,我们将脱贫攻坚工作纳入全市人社事业发展重点计划,充分发挥人社部门的职能优势,精准施策、精准帮扶、精准服务,全力做好脱贫攻坚工作。”玉溪市人社局局长袁平说。

“技能扶贫”---提升贫困群众自身“造血”机能

2016年伊始,玉溪市人社局出台了《玉溪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关于贯彻落实技能扶贫专项行动方案》。

这是一份立足现实的方案。按照玉溪市委、市政府“统筹城乡、整村推进、精准到户、全面小康”的思路和目标要求,玉溪市人社局扶贫方案聚焦9个贫困乡镇、75个贫困行政村、1100个贫困自然村、9.31万农村贫困人口的实际,提出建立健全工作协同机制,夯实技能扶贫工作基础,强化统筹协调,确立对策措施,转变技能培训方式,按照培训、转移、服务“三位一体”的工作部署,根据不同的区域和不同的培训需求,不断强化农村劳动力培训。

这亦是一份思及长远的方案。要做到精准“发力”、精准扶贫,就要确保以技能促就业,以就业促脱贫,这才是帮扶贫困地区精准脱贫、长远脱困的根本之道。

“我们在方案中重点突出技能扶贫的积极效用,通过开展‘四个一批’有效推进建档立卡贫困人口技能培训,大力提升贫困人口技能素质。”袁平局长说。

方案已出,为扶贫工作指明了方向。

为了让更多的群众知晓、了解技能扶贫的政策措施,玉溪市利用网络和县区劳动保障服务平台,及时发布就业优惠政策和创业扶持政策,宣传技能脱贫和就业创业成功典型事例,积极营造良好舆论氛围。企业里、合作社、田间地头,都成了宣传技能扶贫的重要平台。

如何将培训落到实处,如何提高培训的有效性,成为了推进“技能扶贫”的关键环节。

“我们依托技工学校、职业中学和社会各类培训机构对城乡未就业人员尤其是农村劳动者开展多层次、多形式的技能培训。”玉溪市人社局副局长张秦介绍说,2016年玉溪市在既有培训工种的基础上,结合全市产业发展方向,增加电子商务、3D打印、飞机维修、汽车制造等新兴产业需求较大的培训工种,帮助广大青年劳动者提高职业技能素质,增强就业竞争能力。

为方便贫困群众参加培训,玉溪市各定点培训机构采取技能培训进村、进企业、下基层,最大限度地让参训学员在家门口就能享受到免费的职业技能培训。

积极的措施取得了实在的成效。

据了解,2016年 1至7月,玉溪市共组织2712名农村劳动者参加职业技能培训,其中对新平县平掌乡、水塘镇的5个村委会的直过民族565人次进行了电焊工、茶叶初制工、柑桔种植、生猪养殖、核桃种植等工种的培训。

“直过民族”---不让一个少数民族、一个地区掉队

2016年4月15日,玉溪市新平县的49名拉祜族贫困群众接受了种茶专家手把手的技术秘笈传送。

新平县库独木村支书樊国平感叹地说:“以前,我们直过民族地区群众在茶叶种植、加工、工艺方面都一直使用传统落后的手法,这次培训才知道要想种好茶、出好茶不容易啊,贫困村民都说收获太大了。”

库独木村是玉溪市拉祜族较为集中的村庄。作为从原始社会直接过渡到社会主义社会的“直过民族”,拉祜族多少年来都生活在哀牢山区,山高坡陡、生态脆弱,贫穷发生率高。

为了加快拉祜族兄弟的脱贫步伐,2016年4月,玉溪市针对库独木村的茶叶生产现状,组织玉溪农职院茶叶栽种、茶叶加工方面的专家、高技能人才到拉祜族比较集中的库独木村开办为期一个月的茶叶初制工培训班,手把手向直过民族群众传授技术。通过技能培训,提升拉祜族整个民族地区农户掌握茶业种植养护技术应用能力和专业发展水平,更新传统技术观念,促进地方产业发展,帮助贫困群众精准脱贫。

在一个月的培训中,专家采用集中学习和现场教学的方式,从茶树的嫁接、修剪、水肥管理、病虫害防治等方面进行全方位教授。老师们的细心指导和丰富实用的内容,获得了贫困群众的欢迎。参加培训的学员由开班时的49人增加到了56人,经过考核55人顺利通过了职业技能鉴定,取得“茶叶初制工”初级职业资格证书。

“这是我们从来没有过的经历,通过参加此次技能培训,贫困群众掌握了全套的工艺,大家对以后提高收入充满信心。”樊国平说。

不让一个少数民族、一个地区掉队的信念,让贫困群众收获力量,倍觉温暖。

2016年,玉溪市人社局成立了直过民族技能培训和劳动力转移工作领导小组,制定方案、明确时间表、划出任务图、确定责任人,把“直过民族”脱贫攻坚战落到实处。

2016年上半年,玉溪市直过民族共完成培训814人,转移就业250人,技能培训完成全年培训任务的500人的113%。

“把脉诊断” ---打通“隔心墙”真正走进群众心中

作为玉溪市人社局下派到老厂乡罗柴冲村的驻村工作队员,白涛早已成为村民的“贴心人”。

“他经常到家里来和我们说话,我们有什么困难也都愿意和他说。”贫困村民李学英说,在白涛的帮助下,他们家已经列入异地搬迁项目,对于2017年脱贫的目标,全家人都充满信心和期待。

信心和期待源自真诚的帮扶和周到的服务。

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扶贫、人才扶贫、社保兜底扶贫、“挂包帮、转走访”,这一系列扶贫措施,让玉溪市近十万农村贫困人口得到了立体式帮扶。

“就业援助系列活动”、“公益岗位专场招聘会”等专题就业服务系列活动的开展,将就业岗位直接送到贫困群众身边;在全市74个街道(乡镇)和12个村委会、社区开通“云南省劳动保障业务专网”,让农村群众不出村即可网上查询相关就业创业政策;针对不同层次的贫困创业人群进行分类指导和跟踪服务,帮助农村贫困群众实现创业梦。

为了帮助贫困群众实现就业创业,玉溪市开展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计划,加强农民工输出输入地劳务对接,加快建设农民工返乡创业园,为农民工创业就业提供支持帮扶。截止6月底,玉溪市开展农村劳动力培训4123人,新增农村劳动力转移7402人。

“我们特别注重发挥社会保障在精准扶贫中的兜底作用,也在实践中取得了良好的经验。”袁平局长说,玉溪市已经全面建立了城乡统筹的居民基本养老保险制度,全市建档立卡贫困乡镇、贫困村贫困户中凡符合年龄条件的人员全部纳入城乡居民基本养老保险范围,并认真落实重度残疾人、三四级残疾人和五保供养人员缴费补助和政府代缴政策,切实做好特殊贫困群体参保工作。

最新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