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截至9月末,行政审批事项由21项精减至5项。制定了“权力清单”和“责任清单”。
新华网昆明10月25日电(詹晶晶)云南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近日印发《关于做好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领域简政放权放管结合优化服务改革工作的实施方案》,着力推出30条涉及就业创业、社保改革、职称改革、人事管理改革等“放管服”改革举措。这些改革举措的落实落地将进一步降低制度运行成本、释放改革红利,最大限度惠及民生。
据了解,云南省人社厅突出抓好简化行政审批、推进职业资格制度改革、明确责权关系、提升公共服务质量等工作,扎实推进“放管服”改革,取得明显成效。截至9月末,行政审批事项由21项精减至5项,精减了76%。制定了“权力清单”和“责任清单”,保留了171项,精减了28项。在云南全省12156个行政村开展了打通人社服务群众“最后一公里”工作,初步实现了人社业务“五个不出村”的目标。人社领域“放管服”改革对激发创业创新活力,促进经济转型升级的作用日益显现。
坚持“放”到位,持续激发市场活力
据了解,云南省人社厅“放管服”改革坚持依法依规的原则,结合“放得下、接得住、管得好、服到位”以及社会需求等改革因素,通过取消下放一批、优化提速一批、强化监管一批,最大限度减少对微观事务的管理,放活用人主体、放活人才,提高效率,方便基层和群众,降低门槛,促进“双创”,增强“双创”活力。
云南省人社厅本次推进“放管服”改革工作一是下放或取消6项审批权限,即下放职称评审权、下放或取消人力资源服务许可审批权、下放省级机关科级以下公务员职务管理权限、下放民办培训机构年检权限、下放人才机构年检权限、取消省级事业单位增人计划卡。
二是优化6项审批流程,即做好人社部下放的“中外合作职业技能培训项目审批”承接工作、推进外国人来华工作“两证整合”、做好“外国人来华工作许可”制度试点工作、精简“设立技工学校审批”和“职业技能培训和鉴定机构审批”事项程序、精简“设立中外合资(合作)职业介绍机构审批”事项程序、扩大高校和科研院所薪酬分配自主权等。通过优化提速,以上事项办理时限最长的缩短了1个月,最少的缩短了5个工作日,极大提升了工作效率。
三是取消或下放5项职能,即取消事业单位工作人员考核证书、推进“五证合一、一照一码”登记制度改革、将云南省取消的20项就业准入类技能人员职业资格调整为水平评价类职业资格、将行业企业特有工种技能人员职业资格评价下放由行业企业组织评价、将高级工职业资格以下权限及职业资格证书和培训合格证一并下放州市管理、发放。
四是优化3项工作,即进一步优化“贷免扶补”、创业担保贷款经办流程;推进园区人社工作服务站建设;依托“云南人社众创网”平台,实施“一县一品”创业帮扶精品工程,为“双创”提供快捷方便的“一站式”“一条龙”服务。
坚持“管”到位,提升行政监管效能
同时,云南人社将通过规范享受政府经费补贴培训机构管理,建立定期评审、退出机制和州市定额管理制度;深化劳动保障监察执法体制改革,拓展劳动保障监察举报投诉渠道,下放案件办理权限和案件协查权限,实施“双随机一公开”制度;完善提前退休核准权限监管措施等进一步发挥人社部门的监管职能,规范市场秩序。
坚持“转”到位,提高为民服务效率
此外,云南人社系统还将通过简政放权、流程再造和政务公开、限时办理,实施“互联网+益民服务”,把工作重心转移到创造良好发展环境,提供优质公共服务,提升办事效率,维护社会公平正义上来。
为推进改革举措的落实落地,云南省人社厅制定了严格的改革时间表和路线图,把“放管服”改革与“两学一做”学习教育结合起来,以“放管服”改革来检查“两学一做”的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