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主页 > 新闻公告 >

人社部:全年就业目标提前完成 将进一步完善就业政策

根据不同的就业形势,国家每年都出台了相应的就业政策和措施,为引导、协调、安排毕业生就业提供了有力的保障;同时,随着社会的迅速进步,知识经济的突起,各种经济成分的共同发展、社会对人才的需求量愈来愈大,非公有制企业、乡镇企业、广大基层和欠发达地区更为毕业生提供了施展才华的广阔用武之地。10月25日,人社部召开新闻发布会,通报2016年第三季度人社工作进展情况。(中金网10月25日)

人社部新闻发言人李忠介绍,1-9月,全国城镇新增就业1067万人,提前完成了全年1000万人的目标任务。三季度末,全国城镇登记失业率为4.04%,低于4.5%的年度调控目标。城镇失业人员再就业426万人。就业困难人员实现就业125万人,完成全年120万人的目标任务。

李忠表示,要继续做好钢铁煤炭行业化解过剩产能中职工安置工作,开展困难地区就业援助专项行动。总结粤湘鄂劳务协作试点经验做法,积极促进农村贫困劳动力就业。统筹实施离校未就业高校毕业生就业促进计划和大学生创业引领计划,组织开展高校毕业生就业服 务月活动,为有就业意愿的毕业生提供岗位信息、培训见习等服务,为有创业意愿的毕业生提供创业指导、融资等服务。

将进一步完善就业政策

李忠透露,将制定出台关于实施创业担保贷款支持创业就业工作的文件,进一步增强创业担保贷款的针对性和有效性。深入推进创业孵化基地建设,积极开展“双创活动周”、“中国创翼”青年创业创新大赛等活动。稳步实施“三支一扶”计划,提高服务基层工作能力。

下一步,人社部的工作安排一要做好重点群体就业工作。二是进一步研究完善就业政策,加大对新经济和新就业形态、灵活就业的扶持力度。三是促进以创业带动就业,推进创业孵化示范基地建设,营造鼓励创业创新的社会氛围。四是加强对困难地区帮扶,以去产能任务重、待岗职工多、失业风险较大的就业困难城市和企业为重点,继续开展困难地区就业援助专项行动。五是加强公共就业服务。继续完善人力资源服务行业发展政策体系。

据介绍,人社部将研究起草人力资源市场条例(草案),面向社会公开征求意见。推进人力资源服务标准化建设,会同有关部门制定流动人员人事档案管理服务规范、人力资源培训服务规范、人力资源管理服务规范等3项国家标准,于今年11月1日正式实施。

大学生就业形势比去年更加严峻?

“今年的大学生就业形势不会比去年更加严峻。”全国政协委员、新东方教育科技集团董事长俞敏洪干脆地回答。他给出的理由很简单,因为“现在许多‘创新、创业’的新公司吸引了很多大学生”。俞敏洪委员的判断与今年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出的“鼓励以创业带动就业”的政策方向相吻合。

全国政协委员、北京外国语大学原党委书记杨学义的看法也颇为类似,他的信心来自国家在政策层面对就业问题的重视。

这种从国家政策层面上的重视体现在3月5日财政部与发改委公布的两份最新文件中。财政部将“完善和鼓励高校毕业生到科技型、创新型中小企业和城乡基层就业创业政策,拓宽高校毕业生就业渠道”写入2016年国家财政的主要支出政策。国家发改委把做好就业托底工作列为2016年经济社会发展的主要任务。

“国家从政策上全方位支持就业工作,这是其他国家少有的,因此我觉得就业的问题不会很大。”杨学义委员说。

大学生们要怎么做:

1. 认真做好自身的职业生涯规划,做好就业准备。首先,要树立正确的职业理想。我们一旦确定自己理想的职业,就要依据职业目标规划自己的学习和实践,并为获得理想的职业做好积极准备。其次,正确进行自我分析和职业分析。自我分析即通过科学认知的方法和手段,对自己的兴趣、气质、性格和能力等进行全面分析,认识优势与特长、劣势与不足。

2.提高自我的社会适应能力,提升就业能力力。一些企业在挑选和录用大学毕业生时,同等条件下,往往优先考虑那些曾经参加过社会实践,具有一定组织管理能力的毕业生。这就需要我们在就业前就注重培养自身适应社会、融入社会的能力。

3、转变就业观念。我们应从实际出发抛弃“会精英”情结,树立大众化的就业观。目前二三线城市急需大学生这样的高素质人才,民营中小企业等还存在大量的用人要求,我们还应树立基层意识,事业意识和奋斗意识,到基层锻炼自己,掘潜能,还可以将眼光投向西部,西部地区锻炼成才,步树立起“就业、后择业、再创业”职业选择策略,现实出发选择自己的求职道路。

最新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