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主页 > 新闻公告 >

云南省全力做好农民工工资支付保障工作

点亮一盏灯温暖回家路

———云南省全力做好农民工工资支付保障工作

中国劳动保障报王宝杰

刚刚步入2015年,云南多地就飘起大雪,气温一再降低。

寒冷冬日,农民工能否足额、按时拿到工资赶回家中过年,牵动着人社人的心。

日前,云南省代省长陈豪做出批示,要求人社厅等部门切实抓好农民工工资清欠工作,确保每一个农民工都能足额拿到工资,过一个祥和欢乐的春节。这犹如冬日暖阳,让云南省700多万名农民工在回家路上倍感温暖。

宏观统筹协同推进———及时发现并解决隐患

“真的谢谢你们,才十几天就帮我们追回了工资。”

1月8日,昆明市劳动保障监察支队。张伟平和他的7位工友在这里拿到了被拖欠的737620元工资。

去年,受经济下行压力增大、化解过剩产能等因素的影响,云南省部分企业生产经营困难加剧。部分建设工程项目因工程款不到位而引发的拖欠农民工工资案件持续上升。

面对严峻挑战,云南省对农民工权益保障工作进行宏观统筹、协同推进。

2014年11月,云南省启动维护农民工劳动保障合法权益专项行动,将农民工工资支付保障与提升技能、签订劳动合同、参加社会保险等工作并行协调推进,连接与农民工权益保障相关的各个环节。

去年11月24日至今年2月10日,云南在全省开展保障农民工工资支付专项检查工作。人社、公安、住建等多部门深入企业一线,对辖区内的建设施工项目和招用农民工较多、容易发生拖欠工资问题的企业逐个走访检查,将容易发生和曾发生拖欠工资问题的企业纳入监控范围,及时发现并解决欠薪隐患。

“我们要带着感情、带着责任,深入一线做工作。”云南省人社厅副厅长谢群说,要确保今年春节前农民工工资基本无拖欠,确保拖欠农民工工资的案件基本办结,确保因拖欠农民工工资引发的群体性事件基本得到妥善处置,确保涉嫌拒不支付劳动报酬案件及时移交司法处置。

三金五制系统运行———筑起工资支付制度防护墙

2010年至2014年,云南省连续5年实现元旦、春节期间农民工工资基本不拖欠,基本办结涉及拖欠农民工工资的劳动争议案件。

积极成效源自科学制度的建立,源自系统机制的运行。

2011年,云南省颁布专门用于规范农民工工资支付保障工作的省级政府规章《云南省农民工工资支付保障规定》,并配套下发了《云南省农民工工资准备金管理办法》等文件,建立了以农民工工资准备金、农民工工资保证金、政府应急周转金和实名管理制度、连带责任制度、支付信用制度、部门联动制度、行政问责制度为核心的“三金五制”办法,构建起农民工工资支付制度体系。

凡事预则立。发挥制度从源头上保障农民工工资支付的作用,让云南省农民工工资支付保障工作顺利展开。通过工资保证金、工资准备金的缴存,云南省强化了工程建设单位自觉履行施工合同和按时发放工资的法律意识,保障人社部门在用人单位发生欠薪行为并逾期未支付时,可以及时动用工资保证金支付农民工工资。

云南省住建、交通、水利等部门加强对缴存工资保证金、预存工资准备金的情况进行审查,对未提交农民工工资准备金、工资保证金缴存证明的,不颁发施工许可证,不批准开工报告。截至2014年底,云南省累计收取农民工工资保证金47.78亿元、工资准备金7.43亿元、应急周转金5375万元,为保障农民工工资支付筑起了防护墙。

责任厚重探索持续———为农民工点亮前行路灯

2014年,和秀兰第一次离家赴浙江打工。遭遇欠薪的她,得到了曲靖市劳动保障监察部门跨越万里的帮扶。

“没想到家乡的领导能跑这么远来为我讨薪,真的很感动!”和秀兰说出了很多农民工的心里话。

去年,曲靖市探索建立农民工异地维权机制,让农民工远在他乡也能得到有效帮扶。

而在昆明,考勤、工资发放“一卡通”的推行则“稳”了农民工的心。

2014年8月,昆明开始在全市推广“一卡通”,农民工在工地门口卡机上刷一下,门禁开启的同时,出勤信息也上传到昆明市劳动保障监察支队的系统里。

利用信息化手段,云南实现了对建筑单位劳动用工情况的实时监管。未来,昆明全市数百万名农民工都可以通过刷卡上下班,再也不怕讨薪无凭据。

这样的实践,源于人社部门对农民工厚重的责任。

探索和实践还在持续。

楚雄州建立了疑难案件和群访事件快速处理机制,实行5个工作日上门核实、5个工作日调查清楚、一般案件5个工作日结案的“三五”监察办案模式;红河州进一步畅通网络、电话、窗口、信箱等投诉渠道,指派专人24小时值守,实现农民工就近维权。

这些实践就像一盏盏明灯,让农民工外出务工路更敞亮、温暖。

最新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