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南省迪庆藏族自治州,藏语意为“吉祥如意的地方”。
几年来,云南人社人用心怀百姓、敢担重任的人文情怀,用锐意改革、勇探新路的奋进精神,用不畏难、不惧险、不怕苦、不停步的实践和探索,全力推进迪庆藏区人社事业发展,谱写出一首唱响雪域高原的民生赞歌。
大山的殷殷期待
看着村委会网络电视大屏幕前闪过的党和政府为百姓解难题、送温暖的温馨画面,听着解说员动听悦耳的声音,迪庆州东旺乡的江巴脸上露出真诚、质朴的笑容。
活了56岁,江巴第一次看到这么大的电视,第一次听到电视解说员讲解养老保险政策,第一次感受到大山外面的世界这样精彩。
“我们乡是香格里拉市最边远、自然条件极其艰苦的乡镇,至今仍有两个村民小组没有通电、通路。”东旺乡乡长楚玉华说。
高山风雪、灾害肆虐,不能阻止云南人社人推进人社基层平台建设,将人社政策最敏锐的 “触角”延伸至大山深处,将人社经办最暖心的服务送到村民身边。
楚玉华介绍,从9月到现在,云南省人社厅在东旺乡共建设29个人社基层服务点,每个服务点设置人社政策宣传专栏, 配备传真机、打印机等办公设施,安装金融服务POS机, 让村民在家门口就能享受便民服务;安装宽带网络电视设备,让群众能实时收听、收看党和政府的政策法规;建设东旺乡和5个行政村的视频信息传输系统,升级扩容乡级劳动保障所和行政村的办公信息化系统。
“活了这么大岁数了,现在自己有了养老金, 不出村就能领钱了, 真的很方便啊!” 村民的话,简单、朴实,却是最真诚的褒奖。
云南省人社厅先后安排人社项目21个, 项目资金3300多万元,积极支持藏区基层就业和社会保障服务项目建设。目前,迪庆藏族自治州已经在云南省率先实现了基层平台县级全覆盖。
跨越山水情谊浓
11月9日,云南省人社厅在香格里拉市启动 “千户企业、万个岗位进藏区”就业援藏活动,来自云南全省的1162家用人单位提供了12866个岗位。
“这次活动是我省人社部门第一次针对一个特定地区实施的系统人才就业服务,是第一次举全省之力实施的一次人力资源援助活动,是第一次高规格在州市开展的招聘活动。”云南省人社厅副厅长邢渭东说。
22岁的藏族姑娘和星云今年7月刚从国防工业职业技术学院毕业回到家乡,她与伙伴们早早就来到招聘活动现场。和星云说: “第一次在家门口参加这么大规模的活动,看到这么多企业来招聘,大家都很兴奋。”
62岁的竹玛央宗一家住在迪庆建塘镇尼史村,多年来一直靠务农维持生活。
“现在的生活比过去好多了,年轻人出去打工挣钱多,我们老年人能领到养老金,还能在家种点青稞、 荞麦, 养几头牛, 生活有盼头!”竹玛央宗说。
迪庆藏区自然条件恶劣,资源匮乏,要摆脱贫困、实现发展,必须找准“病源”、对症施策。
2015年, 云南省人社厅提出“技能扶贫”和 “劳动力转移” 两项专项行动的战略思路。
“技能扶贫,不仅是改变个人生存困境的现实考量,也是阻断贫穷代际相传的有效路径,更是期许民族未来发展的根本之道。” 云南省人社厅厅长崔茂虎说,他们在迪庆州的维西县、贡山县等地开展了汽车修理、家政服务、木雕、刺绣等20多个工种的技能培训工作。
“我们甄选了10名优秀的教职工长期驻守在各个乡镇开展技能扶贫工作,了解群众所思、所想、所盼。”云南省技师学院院长何良平说。
云南省人社厅还积极宣传劳动力转移相关政策, 主动对接长三角、珠三角相关用工企业,将企业用工信息及时送到群众手中。
截至三季度末,迪庆州共开展技能培训1.22万人次,转移农村劳动力3.4万人,实现劳务收入3.06亿元。在云南省人社部门同志的引导下,藏区村民逐步建立起靠劳动脱贫、靠能力致富的观念。
点燃希望的火种
9月1日,五境乡泽通村20岁的藏族小伙子培初汪堆带着全家人的期盼走进了云南省技师学院。
“学校不仅为我们这些藏区的学生减免了学杂费、课本费,还给我们提供助学金和生活补贴,让我们感觉特别温暖。” 培初汪堆说,未来他将通过努力学习,改变自己和家人的命运。
2015年至今,云南省对入读技工院校的2500多名迪庆籍学生除落实国家助学金、免学费政策外,再给予2500元的生活费补贴, 让孩子们没有后顾之忧,全身心投入到学习中去。
为了建立长效的技能教育扶贫机制,云南省技师学院还在藏区设立迪庆分院,让藏区的孩子能够就近上学,掌握一技之长,实现技能脱贫。
8月11日,云南省人社厅帮助迪庆高泉村在淘宝上开设的 “云维山货”电子商务店铺开业运营。
“我们将藏区品质优良、极具特色的农产品,通过电子商务平台输送到全国各地,与广阔的市场实现‘零距离’接触。”高泉村的大学生村官海钱越说, “互联网+扶贫”的模式,很受藏区年轻人欢迎。
“你看,这些鲜食葡萄和酿酒葡萄的种苗已经种下了,明年就可以挂果了!”迪庆州外专局的杨瑗告诉记者,德钦县23亩的鲜食葡萄标准化示范基地和太阳魂梅里酒庄400亩酿酒葡萄示范基地的建立,将成为云南省人社系统引智发展与精准扶贫有机结合新模式的典范。
在支持藏区发展、帮扶藏区脱贫的路上,云南省人社部门与藏区群众始终同行,将相互搀扶的情义留在心间,让携手共进的温暖化为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