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初,《中共云南省委云南省人民政府关于着力推进重点产业发展的若干意见》出台,其中把生物医药和大健康、旅游文化、信息、现代物流、高原特色现代农业、新材料、先进装备制造、食品与消费品制造等八个云南有优势、有基础、有市场前景、能较快形成经济增长行动力的产业,确定为重点产业。而云南省人社厅,也出台了一系列举措服务“八大产业”的发展。
首先是政策助推,云南省人社厅围绕云南省委省政府稳增长、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五网”基础建设、“八大重点产业”、新型城镇化等重点工作,制定出台人社配套政策71条。此外,云南还降低门槛,认真落实国务院、云南省政府关于减少职业资格许可和认定事项的要求,制定深化人社“放管服”改革30条举措,全省共取消职业资格认定339项,切实降低我省重点产业就业创业准入门槛,实施“五证合一”制度,使全省新登记注册企业呈现“井喷”态势。
云南省人社厅围绕云南省重点产业发展,还通过贷免扶补、创业担保贷款等措施,促进创业扶持。截至11月底,全省共扶持创业13.6万人,新增发放创业担保贷款118亿元,带动吸纳就业38.3万人。积极鼓励和引导各州市、民间机构、高校和职业院校整合土地资源,盘活闲置场地,共建设创业园区101个、众创空间40个、校园众创平台64个。
此外,云南省人社厅还通过社保缓缴、降费、补贴等系列政策措施,为企业减负43.09亿元。其中,批准企业缓缴社保费7.59亿元,通过降费率减少企业缴费27.4亿元,发放失业保险基金援企稳岗补贴8.1亿元。
在人才支撑方面,云南省人社厅也重点围绕云南八大产业建设引才引智,截至11月底,新增引进省外高层次人才1047人,新增留学回国人才136人。通过加强技能人才培养,实施高技能人才振兴计划,打造具有“工匠精神”的高技能人才队伍,全省今年新增高技能人才7.3万人,邀请包括5名院士在内的35名高层次人才赴大理州、保山市,开展多场农业及其他领域的智力服务活动。
今年,云南还建立高校服务平台37个,在20个产业园区设立了人社服务窗口,实现人社服务不出校园,不出园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