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省出台深化职称制度改革意见
民营和公立技术人员享有平等待遇
近日,我省印发了《中共云南省委办公厅、云南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全面深化职称制度改革的实施意见>的通知》,成为继河北之后制定出台深化职称制度改革实施意见的省份。
实施意见提到,力争用3至5年的时间,全面完成所有职称系列的改革任务。同时,鼓励教师上讲台、医生到临床、工程师到实验室、农业技术人员到田间地头,在基层一线建功立业。
力争用3-5年全面建立职称制度
据悉,此次制度改革结合云南实际,从健全职称制度体系、完善职称评价标准等七个方面入手,破解束缚专业技术人才发展体制机制障碍,健全完善职称制度体系和评价机制,促进职称评价与专业技术人才培养使用紧密结合,最大限度释放和激发专业技术人才创新创造创业活力。在保持现有职称系列总体稳定的情况下,适时取消、整合有关职称系列,根据职称系列新兴专业领域发展情况设置相应专业类别。将目前未设置正高级职称的系列均设置到正高级。建立职称与职业资格的对应关系,在密切相关的职业领域,取得职业资格即可认定其具备相应系列和层级的职称,符合条件可申报评审高一级职称。
实施意见提出,我省将对现行职称制度进行改革创新和健全完善,并力争用3-5年的时间,基本建立符合云南发展需求且设置合理、评价科学、管理规范、运转协调、服务全面的职称制度,为跨越式发展提供人才支撑和智力保障。
鼓励专业技术人才在基层一线建功立业
在职称评价标准方面,将突出评价专业技术人员的品德、能力和业绩。把品德放在专业技术人才评价的首位,强调德才兼备,对师德、医德有问题的实行“零容忍”,实行学术造假“一票否决制”,对通过违纪违规行为取得的职称一律予以撤销。取消职称外语和计算机应用能力门槛限制,对不同领域、不同行业、不同层次的专业技术人才,合理确定论文和业绩条件,制定不同的评价标准分级分类进行评价。鼓励教师上讲台,医生到临床,工程师到实验室和厂房工地,农业技术人员到田间地头,在基层一线建功立业。
高层次人才留在我省工作 直接核定为高级
此次制度改革还将拓展职称评价人员范围,明确民营企业、非公有制经济组织、社会组织和事业单位编制外聘用的专业技术人员,在职称申报方面与公立机构专业技术人员享有平等待遇。对特殊人才通过特殊方式进行评价,引进的高层次人才、急需紧缺人才和我省博士后站出站后留在我省工作或创业的博士后,可直接考核认定高级职称;对取得重大基础研究和前沿技术突破、解决重大工程技术难题、在经济社会各项事业发展中作出重大贡献的专业技术人才,可直接破格申报评审高级职称;对业绩贡献突出的非公组织人才、乡土人才和民族民间中医药人才、文化人才,符合条件的可破格申报评审高级职称;对在工程技术领域从事专业技术工作的技能人才,符合条件的可参加工程系列专业技术职称申报评审;对离岗创业人员,符合条件的可按规定在原单位申报职称。并将放宽基层专业技术人员学历、专业技术工作年限要求和论文要求;对在乡镇及以下事业单位工作的专业技术人员,可不受岗位职数限制,评聘高级职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