砥砺奋进的五年】云南:人社服务打通“最后一公里”
在家门口就能缴社保费
“这个东西真好,特别方便,给村民缴社保费再也不用发愁啦!”7月的一天,云南省安宁市青龙镇赵家庄村民赵俊成指着村劳动保障所一台缴费POS机兴奋地说。短短几分钟,他就帮几户村民轻松完成了社会养老保险金的缴纳。
以前,每年年初,赵俊成都要挨家挨户地去村民家里收取参保费,然后再到银行的社保办理点去缴纳,费时费力。如今村里有了POS机,村民们不用出村,在家门口就能缴纳社保费。
记者从安宁市2017年城乡居民基本养老保险全程电子化信息系统了解到,缴纳社保POS机可使用银联卡和社保卡进行缴费,缴费模式为“一卡一人”,可续费、补缴,也可变更档次缴费,且不受地域限制,并与金融网络联动,实时到账。
2017年4月,云南省信息中心联合相关金融部门,到安宁市进行了该POS机运行测试,试刷卡缴费3笔,缴费金额1300元,实现了实时到账。根据计划,年内将对全市9个街道34个社区64个村委会进行普及使用。
多平台服务群众
“云南山高坡陡,村民从偏远的村寨到乡镇需要半天的时间,到银行办完事,再回家,办理一个简单的缴费就耗时整整一天。”云南省人社厅农村社会保险处处长胡庆彬说,“现在城乡居民无需重复到社保大厅办理缴费、领取待遇业务,切实做到让参保群众‘缴费不出村’,更好地服务于偏远乡镇、村参保群众续缴保费。”
据胡庆彬介绍,云南省人社部门创新了“一卡通”管理服务模式。在原社保卡医疗保险结算支付功能的基础上,加载了参保登记、城乡居民养老保险缴费、待遇申请、待遇领取、社保个人权益查询功能和金融服务等功能,让老百姓不出村就能缴费、就能领取待遇,变群众跑路为信息跑腿,让老百姓享受更多的惠民便民功能。
2016年,省人社厅正式推出集政策宣传和业务服务于一体的云南人社移动客户端和微信公众号,城乡养老保险电子缴费功能大大方便了农村群众。
目前,该省共有111个县、12156个村(社区)开展了服务群众“最后一公里”综合服务平台建设,完全具备人社政策业务服务功能,实现“群众在哪里、人社服务就到哪里”。
试点救助医疗保险
今年55岁的李吉昌住在云南省昭通市巧家县老店镇老店村,此地处于乌蒙山腹地,属于典型的高寒山区,是全国最贫困的地区之一。两个月前,李吉昌左腿被石头砸中,被送往昆明的医院进行手术,花了一大笔钱,给本已贫困的家庭增添了沉重的负担。
在当地,李吉昌的境遇不是个别现象,因病因灾返贫致贫尤为突出。为此,市政府及民政部门探索引入商业保险机构,通过购买保险产品的方式为困难群众提供医疗救助服务。自2010年1月1日起,在昭通市盐津县和水富县试点开办民政救助医疗保险,由当地民政局利用民政医疗救助资金统一缴纳,救助对象每人30元。
以李吉昌为例,保险公司在得知他的境遇后主动上门理赔。他第一次去昆明住院后回到昭通,进行了“一站式”结算,主要包括三部分:按照新农合基本医疗费用的标准,一次性报销了4万余元;走新农合大病保险的费用,报销了1.4万元;民政医疗救助保险的理赔费用,一共收到了4笔钱,共计5000多元。
“幸亏有了这些救命钱,太及时了。”李吉昌说。
人保健康昭通中心支公司业务负责人蒋忠荣介绍,这个项目试点第一年累计赔付422人次,赔付111.24万元。由于试点效果好,民政救助医疗保险推广到了昭通全市。保障范围与城乡居民基本医疗保险、大病保险的可报销范围一致,不设起付线,大幅度降低困难群众个人医疗费用负担,为城乡困难人群建立起“基本医疗保险+大病+民政救助医疗补充保险”多层保障的民政医疗救助体系。
随着民政医疗救助保险的逐步展开,救助人次越来越多。目前,这一项目服务人群达到82万余人,已实现对昭通市1区10县贫困人口的全覆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