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敢啃硬骨头的勇气托起人社改革梦
——访云南省人社厅厅长杨榆坚
5年来, 云南省人社厅围绕中心、 服务大局, 着力推进人社工作改革创新,为推动云南跨越式发展、保障和改善民生作出了积极贡献。
5年来, 云南省人社事业改革取得了哪些良好经验? 未来改革的方向和重点是什么? 未来云南省人社事业改革有哪些系统谋划? 带着这些问题, 记者近日采访了云南省人社厅厅长杨榆坚。
记者: 5年来, 云南省人社事业的发展一直围绕中心、服务大局,一直秉持紧贴民生、 改革创新, 取得了积极成效。 请您介绍一下云南省人社事业改革的总体情况。
杨榆坚: 根据人社部和省委改革任务部署,到2020年,我厅共承担改革任务115项, 改革任务量居省级各部门之首, 目前已经完成67项,完成进度排在全省前列。同时,针对我省民生领域的突出问题和实际需要, 我们自加压力, 自主推进重要改革举措100余项。 在艰苦努力下, 这些改革取得了积极成效,取得了较好的社会效应, 增强了群众的获得感。
记者: 人社领域的改革任务大多事关群众利益, 社会关注度敏感度高、 情况复杂、 改革难度大, 云南省是如何推进人社事业改革的?或者说您认为最主要的特点是什么?
杨榆坚: 我省人社部门的改革主要有以下几个特点: 一是服务大局抓改革。 全省人社领域改革始终坚持围绕国家和省委、 省政府的战略部署和工作大局来推进。 譬如,围绕省委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视察云南重要讲话精神, 我们及时研究出台了服务跨越发展的24条人社改革措施; 围绕中央和省委、 省政府扶贫攻坚战略, 实施了技能扶贫专项行动和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专项行动。 围绕省委、 省政府稳增长大局、 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等, 先后出台服务稳增长人社配套改革措施22条, 累计为企业减轻负担60多亿元。 围绕中央和省委、 省政府就业优先战略, 提出了具有云南特色的促进创业、带动就业的政策措施,促进了我省就业形势的总体稳定,使我省城镇登记失业率连续5年稳定在4%左右。 围绕落实中央关于“简政放权、 放管结合、 优化服务”的要求,出台了30条改革举措,通过深化放权、强化监管、优化服务,不断提高民生保障水平。 二是紧贴民生抓改革。 我们实施了社保基金保值增值改革举措,2016年底保值增值实现14.5亿元; 制定出台了被征地农民养老保障措施, 历史欠费清缴、 被征地农民保障等工作取得重要进展; 制定出台了促进我省城镇化服务均等化人社改革措施18条, 使进城落户农民享受到更多更便捷的服务。三是攻坚克难抓改革。 人社领域的改革任务大多事关群众利益,我们始终坚定地推进各项重点领域改革。譬如,破解社保制度碎片化难题,实施机关事业单位养老并轨改革;破解收入分配难题,推进国有企业负责人薪酬制度改革; 破解拖欠农民工工资难题,构建农民工解决拖欠农民工工资长效机制;破解人才不足、 活力不够, 基层人才缺失难题,出台深化职称制度改革和我省基层人才招录新举措。 四是主动作为抓改革。 我们主动作为,推进了一系列人社重点领域改革事项。 譬如,通过实施 “两个计划” “三大工程”, 打造“云岭” 人才品牌; 通过实施 “六个一批” 工程, 在大理、 腾冲等地区建立柔性引才基地等;通过与上海开展人才深度交流合作,开展泛珠三角区域人才服务合作和南亚东南亚引智合作,成功举办云南国际人才交流大会等,建立人才交流合作新机制。
记者:人社事业改革,落实很关键。5年来,云南省推出一系列人社改革措施,如何确保这些措施真正落地?请您介绍一下具体情况。
杨榆坚: 为了避免改革措施 “好看不中用、 好听不管用”, 我们始终坚持以改革的落地成效,来检验评估改革任务是否完成。
我们以问题为导向,在各项改革举措出台前,坚持把政策措施放到落地端、经办执行等环节进行检验、测试,并广泛征求意见。政策拟定者换位为政策利害关系人进行模拟操作,反向梳理改革利弊和政策的可操作性,确保改革举措落地惠民。
为让改革举措都能落到实处,我们要求制定政策的干部沉到一线,指导和盯着政策措施的推进落实。
我们制定了厅改革任务台账,将改革任务明确到分管领导和责任处室。实施改革督查制度,每年至少4次对改革任务承办部门、 各州市(县)开展改革督查,及时发现和解决问题,确保改革举措落实到位、群众待遇兑现到位。
记者:下一步,云南省人社事业改革发展有什么系统谋划?
杨榆坚: 未来一个时期,是云南省建成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区、生态文明排头兵、面向南亚东南亚辐射中心的关键时期,也是深化改革的攻坚期,抓改革、抓谋划、抓统筹、抓落实的任务艰巨繁重。
下一步,我们将按照党中央、国务院的统一部署,紧紧围绕省委、省政府和人社部改革工作大局,坚持提高政治站位、聚焦重点难点、加强上下联动,把改革的力度、发展的速度和社会各方面可承受度,有机结合起来。结合实际, 着力深化就业创业制度、 社会保障制度、人才发展体制机制、 机关事业单位管理制度、收入分配制度以及 “放管服”等方面改革,着力推动 “十三五”期间人社重点领域改革,为全省经济社会的跨越发展增添动力、激发活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