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主页 > 新闻公告 >

夯实党在边疆民族地区的执政基础

夯实党在边疆民族地区的执政基础

云祖轩

日前,中共云南省委办公厅印发了《关于深化边疆党建长廊建设的意见》(以下简称《意见》,这是省委对边疆党建工作的又一次重大部署,是对我省边疆党建长廊建设的再一次拓展和深化。《意见》有哪些方面的突破和亮点?将解决哪些问题?省委组织部相关责任人对《意见》进行了解读。

请介绍一下《意见》制定的背景?

答:云南地处祖国西南边陲,与越南、老挝、缅甸3国接壤,边境线4060公里,居全国第3位。全省有25个世居少数民族,其中15个为云南特有,是全国少数民族人口过千万的3个省份之一。同时,云南是集边疆、民族、贫困为一体的省份,可以说,云南的特点在边疆,发展的难点在边疆,工作的着力点也在边疆。

省委历来高度重视边疆民族地区基层党建工作。实施了以“强组织、建阵地、聚人心、固边疆”为主要内容的边疆党建长廊建设,经过多年连续不断的努力,取得了明显成效。习近平总书记给予高度肯定,作出重要批示,要求云南加大工作力度,进一步夯实“固边、稳边、兴边”的组织基础。

2015年1月,习近平总书记在云南考察工作时强调,云南要主动服务和融入国家发展战略,闯出一条跨越式发展的路子来,努力成为我国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区、生态文明建设排头兵、面向南亚东南亚辐射中心。为云南的发展明确了新定位、制定了新目标、提出了新要求。省第十次党代会上,省委书记陈豪指出,实现富民强滇、稳边固边,关键在加强和改善党的领导,关键在党要管党、从严治党;要深化边疆党建长廊建设,夯实党在边疆民族地区的执政基础。

党的建设工作历来是为党的政治路线服务、围绕党的中心任务来展开的。这一系列新的目标定位和形势任务,对边疆民族地区基层党建工作带来新挑战、提出新要求。基于此,我们经过深入调研、认真总结分析,制定印发了《关于深化边疆党建长廊建设的意见》,对新背景、新形势、新任务下的云南边疆党建工作作出全面部署。

《意见》的总体考虑是什么?

答:《意见》全面贯彻党的十八大和十八届三中、四中、五中、六中全会精神及云南省第十次党代会精神,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特别是考察云南重要讲话精神和治国理政新理念新思想新战略,贯彻“一带一路”和全面从严治党的大背景,针对边疆民族地区基层党组织政治责任淡化、政治功能虚化、基层基础弱化等方面存在的问题,坚持以问题为导向,紧扣边疆民族地区基层党组织“守土固边、脱贫攻坚、服务开放、维护团结、凝聚人心”的职责,突出强化基层党组织政治功能和服务功能,提出“把边疆民族地区基层党组织建设成为推动发展的坚强堡垒、维护稳定的坚固基石、抵御渗透的钢铁长城,实现组织强、边民富、边疆兴、边防固、边关美”的目标要求。

《意见》的主要内容有哪些方面?

答:《意见》由总体要求、主要任务、组织领导3个部分组成。“总体要求”部分明确了深化边疆党建长廊建设的职责任务和目标要求。“主要任务”部分是《意见》的主体内容,分5块提出了20条具体措施,概括起来就是“五个深化、推进五边”,即深化政治引领,推进组织强边;深化“国门党建”,推进开放活边;深化联建共创,推进守土固边;深化抓基层党建促脱贫攻坚,推进富民兴边;深化基层服务型党组织建设,推进和谐稳边。分别对边疆民族地区基层党组织如何强化政治功能、如何服务对外开放、如何推进固边稳边、如何助力脱贫攻坚、如何服务群众维护稳定等方面提出要求。“组织领导”部分,主要是建立健全4项机制,即:建立完善责任机制、保障机制、帮扶机制、督查机制,确保各项政策落到实处。

《意见》有哪些特点和政策突破?

答:《意见》突出4个特点:一是突出服务全省发展大局。《意见》结合云南“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区”“生态文明建设排头兵”“面向南亚东南亚辐射中心”“三个定位”和对外开发战略,首次把“开放活边”和“和谐稳边”等作为基层党建工作的目标任务,丰富了内涵,拓展了内容,体现了时代性和针对性。二是突出强化政治功能。《意见》把强化基层党组织政治功能摆在首要位置,对边疆民族地区基层党组织发挥领导核心作用、教育引导群众、落实宗教政策等方面,作出明确规定,强化基层党组织的政治引领。三是突出深化基层成功做法经验。《意见》着重在“深化”二字上着力,对我省多年以来实施边疆党建长廊建设的有效做法和成功经验进行系统梳理、充分吸纳,对行之有效的措施作了深化和拓展,使各项政策既有传承性,又有创新性,切合边疆实际。四是突出守土固边的特殊职责。《意见》对基层党组织在守土固边中,创新载体、发挥作用、构建机制等方面提出系统要求,突出边疆地区的特殊性和基层党组织的特殊功能。此外,《意见》还在边疆民族地区基层干部队伍建设、村级组织运转经费保障等方面作出了重大突破,给予边境县(市)更多物质保障。

最新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