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主页 > 新闻公告 >

顺民意 应民呼 得民心 —昭通市人社系统着力推进 “互联网+政务

顺民意 应民呼 得民心 —昭通市人社系统着力推进 “互联网+政务服务”

8月16日,云南省昭通市永善县城乡居民养老保险掌上银行缴费在溪洛渡镇吞都村举行了启动仪式。这是昭通市为实现 “零”距离服务群众的又一新举措。

近年来,昭通市人社系统依托互联网和政务新媒体,以信息化发展助推 “互联网+政务服务”,为群众提供了不受时间、空间、地域限制的全方位、多维度、高效率政务服务,努力打通服务群众 “最后一公里”。

畅渠道为群众提供便捷服务

今年84岁的陈发敬是在昭通市参加的企业职工养老保险,长期居住在昆明。以往每年他都要亲自到昭通市社保局进行认证,且不说往返的费用,长途奔波对年老体迈的他来说,实在吃不消。

针对像陈发敬这样的老同志因行动不便、居住偏远等情况,昭通市在企业退休人员领取养老金资格认证工作中推行了现场认证、QQ认证、微信认证、上门认证和协助认证等多种方式。通过普遍性和特殊性相结合的认证服务方式,昭通市为广大离退休人员创造了便利条件。

几年来,昭通市一直积极畅通“互联网+人社服务”多种渠道,力求为群众提供便捷、高效的服务。

2017年3月,昭通市城乡居民养老保险参保缴费实现微信缴费,目前,共有4500余名参保群众通过微信续缴保费。昭通市各县区人社局加强与信用社和农行协调,进一步加快村级社保惠民支付点建设。截至目前,昭通市村级社保金融惠民支付点达到1197个,群众不出村就能领取到养老待遇和缴纳社保费用。

9月4日,昭通市盐津县首次有城乡居民养老保险参保人通过 “云南农信手机银行”APP续保缴费成功。该县城乡居民只要在手机上安装缴费APP,通过简单的几个操作步骤,在家花几分钟时间就可以为自己、家人、亲朋好友、邻居等完成过去来回走几小时才能完成的续保缴费。

“通过探索和使用微信、手机银行缴纳社保费,既方便本地城乡居民,又方便全市180余万名在外务工人员,使大家能够在外地安心务工,又不用担心参保断档。”昭通市城乡居民养老保险中心主任曾超说。

搭平台打造人社政策宣传阵地

几年来,昭通市一直高度重视人社政策宣传,积极搭建多种平台,全力打造“互联网+人社政策”的宣传阵地。

昭通市人社局举全局之力办好昭通人社网、昭通人社微信公众号,实时发布各种政务信息、政府文件、政策解读、人事考试消息、就业招聘信息,使昭通人社网成为全市访问量最大的政府部门网站,产生了良好的社会影响力。

2017年以来,昭通人社网发布各类政务服务类信息、政策解读类信息、服务资料类、工作动态类信息千余条次。今年1至9月,昭通人社微信公众号发布信息720条次, 关注人数从年初的4000余人增长到1.4万余人, 分享传播量在4000次至5000次以上。 广大干部群众获得人社政务信息的方式、渠道、效率进一步优化,对人社政务公开和网络服务的满意度进一步提高。

“我们还通过用活用好网站、微信的查询服务功能,进一步拓展人社政策宣传的渠道。”昭通市人社局副局长卯昌全介绍说。

2017年,昭通市建设并开通城乡居民养老保险网站查询系统,方便参保群众查询自己的个人账户情况,能够放心参保、积极参保。目前,昭通市各类参保群众每月在几个市级网络查询平台的使用量在3万人次以上。一网友通过微信查询参保信息后,留言表示: “确认我的参保缴费到账户了,看来代收费的工作人员是认真负责的,我就放心了。”

多维度积极推进人社政务公开

“几年来,我市人社系统依托互联网和政务新媒体,以信息化发展助推互联网+政务服务 ,为广大服务对象提供了不受时间、空间、地域限制的全方位、多维度、高效率政务服务,树立起良好的政务服务形象。” 昭通市人社局局长保卫华说。

2017年, 昭通市将 “互联网+政务服务”纳入干部教育培训体系,已开展两期800余人,拓宽了参训干部政务服务方面的工作思路。同时,该市计划在今年第四季度,将“互联网+政务服务”专题作为公务员初任培训的内容,对全市260名2016年度新考录公务员进行强化培训,使大家从参加工作之初就坚持思考和运用好 “互联网+政务服务”的工作方式。

为了多渠道推进互联网政务公开,昭通市编制完成工伤认定确认办事指南、集体合同审核办事指南、劳务派遣办事指南、民办职业培训学校行政审批办事指南等一批政务服务事项信息,并在市人社局门户网站进行了公示,进一步规范了全局“互联网+政务服务”相关标准,使必要信息通过互联网得到及时公开,更进一步方便了广大办事群众知晓和使用相关标准及资料。

最新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