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南持续提升城市软实力 坚持不懈惠民生
保障和改善民生没有终点站,只有连续不断的新起点。十九大报告提出,增进民生福祉是发展的根本目的。如何改善和保障民生,是人民群众最关心和最期盼的。保障和改善民生既要尽力而为,又要量力而行,一件事情接着一件事情办,一年接着一年干。
11月8日,据2018年前三季度云南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工作进展情况新闻发布会消息,今年以来,云南省人社部门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全面提升人社公共服务能力,前三季度云南省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各项工作取得较好进展。
城镇新增就业45.8万人 新增高技能人才5万人
云南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副厅长石丽康表示,“今年以来,各级各部门紧紧围绕实现更高质量和更充分就业这个目标,突出重点,精准施策,着力解决结构性就业矛盾,牢牢守住重点群体就业底线,更好发挥创业带动就业倍增效应,加快构建全方位公共就业服务体系。”
从今年前三季度就业核心指标完成情况看,全省就业局势继续保持了总体稳定。据统计,截至10月份,全省实现城镇新增就业48.11万人,帮助城镇失业人员再就业13.7万人,就业困难人员就业11.5万人,已提前完成国家下达云南全年目标任务。全省“贷免扶补”、创业担保、小微企业贷款共扶持创业9.56万人,带动吸纳就业25.28万人,新发放贷款97.6亿元。
云南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始终坚持人才优先,不断深化人才发展体制机制改革,专业技术人才和技能人才两支队伍建设取得新成效。
今年以来,云南省高技能人才数量在不断增加,据统计,前三季度新增高技能人才50252人,其中新增技师和高级技师4188人。技工院校招生4.2万人,技工院校在校生规模达14万人。新增3个国家级高技能人才培训基地、1个省级高技能人才培训基地、5个国家级技能大师工作室。
下一步,在就业工作方面,云南省人社厅将从持续推进各项就业创业政策落实、加强就业培训、加大援企稳岗力度、兜住就业底线保证重点群体稳定就业四个方面全力促就业、稳就业。
社会保障卡持卡人数达4000余万人
从各项指标完成情况看,云南省社会保险各险种覆盖范围持续扩大,基金运行总体平稳。截至9月底,全省基本养老保险、基本医疗保险、失业保险、工伤保险、生育保险参保人数分别达到2906.94万人、4507.58万人、264.69万人、399.17万人、332.52万人。
此外,按照国家的统一部署,云南省城乡居民基础养老金标准由85元提高至103元;企业退休人员养老金水平经过连续14年调整,提高至每人每月2629元。
跨省异地就医直接结算工作也取得突破性进展,截至9月底,云南省接入全国跨省异地定点医疗机构901家,省内异地入医联网直接结算的协议医药机构7398家,已满足参保人员的就医需求。社会保障卡持卡人数达到4237.64万人。
针对群众反映,在办理一些社保业务时存在办事慢、来回跑的问题。云南省启动了社保领域“解民忧 转作风”专项行动。
云南省社会保险局局长叶健梅介绍道,“社保经办服务面对全省4000多万参保群众,服务的内容、项目、标准非常多,在落实‘放管服’改革特别是优化服务方面有大量工作要做,需要进一步完善和改进措施。我们计划用三年时间开展‘解民忧 转作风’专项行动,其中相当重要的就是‘放管服’,优化企业、群众办事服务。此次‘解民忧 转作风’专项行动在社保经办服务方面提出了‘三个不用’的便民服务措施,计划用三年时间,努力实现全面推行异地业务‘不用跑’、全面推行无谓证明材料‘不用交’、全面推行重复表格信息‘不用填’。”
帮扶272余万贫困人口实现就业
今年以来,云南省人社系统紧紧围绕就业扶贫、社保扶贫、医保支持健康扶贫、人才扶贫等重点,充分发挥职责职能作用,助推全省脱贫攻坚。
据统计,今年1至9月,全省完成各类就业培训341.89万人次,截至9月底,全省技工院校共招收建档立卡贫困学生14715人。全省新增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272.96万人。全省符合参加基本养老保险条件的建档立卡贫困人口538.65万人,完成参保531.99万人,参保率达到98.76%。此外,人社部门掌握的建档立卡贫困人口已全部参保标识入库。全省建档立卡贫困人口普通门诊医保报销比例52.2%
目前,云南省是贫困人口最多、贫困县最多、贫困程度最深的省份,“无法离乡、无业可扶、无力脱贫”的人群是全社会都高度关注的。
石丽康介绍道,“今年5月,人社厅联合财政厅、省扶贫办明确提出:贫困县可针对‘无法离乡、无业可扶、无力脱贫’的大龄劳动力、残疾家庭劳动力和有重病患者家庭劳动力,适量开发一批扶贫工作信息员、公路养护、农村保洁、治安巡逻等乡村公共服务岗位,实施就业帮扶安置。符合条件安置在乡村公共服务岗位上的人员,可享受500元/人·月标准的乡村公共服务岗位补贴,所需资金按规定从就业补助资金中列支。这项政策实施以后有效缓解了相关人员的贫困情况,并把这项政策覆盖到全省的88个贫困县。”(陈一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