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放创新 合作发展——玉溪提升对外开放水平推动高质量跨越发展
为加快提升对外开放水平,全面激活创新发展要素,推动玉溪高质量跨越发展,以“玉和天下 溪汇四海——开放创新,智汇玉溪”为主题的“七彩云南抚仙玉溪—2018年‘收获金秋 共谋发展’开放合作暨创新发展峰会”11月11日至13日在玉溪市举办。
峰会由中共玉溪市委、玉溪市人民政府、省招商合作局、省侨务办公室主办,由机械工业信息研究院、玉溪市招商合作局承办。短短3天时间里,玉溪向国内外嘉宾展示了包容开放、创新务实、诚实守信、勇于担当、坚持不懈的玉溪精神和玉溪力量,给国内外客商留下了深刻而美好的印象。
开放之门越开越大
本次峰会成功签约项目36个,总投资额253.92亿元;其中省内资金58.21亿元、省外资金195.71亿元。按七大产业分,生物医药及大健康产业项目4个,投资额共68.5亿元;信息产业项目3个,投资额共20亿元;旅游文化产业项目7个,投资额共19.1亿元;现代物流产业项目3个,投资额共7.11亿元;高原特色现代农业产业项目1个,投资额共0.9亿元;矿冶及装备制造业项目4个,投资额共18.7亿元;其他产业项目14个,投资额共119.61亿元。玉溪高新区、玉溪市工信委、玉溪市农业局以及红塔区、澄江县进行国际合作产业、智能制造产业、绿色食品产业、创新型城市建设产业、“健康生活目的地”产业推介。
峰会成为“思想碰撞、推介玉溪、广交朋友、吸引投资、促进发展”的平台。期间,德国西门子、华润集团、中国机械工业集团有限公司等世界五百强企业负责人,徐工集团、中海油、江苏汇鸿国际集团股份有限公司、中国船舶重工股份有限公司等中国五百强企业负责人以及国内外知名企业家、专家学者及相关领导近400人齐聚玉溪,聚焦产业,共谋发展。
“收获金秋硕果丰,共谋发展闯新路。春去秋来,溪汇四海;玉和天下,广聚英才。衷心希望今天的峰会为我们开启合作之门,架好友谊之桥,铺平跨越之路。”12日上午的开放合作暨创新发展峰会开幕式上,玉溪市委副书记、市长张德华在致辞时真诚发出邀请。
经过多年的不懈努力,玉溪与发达省市和南亚东南亚国家的合作交流不断加强,“朋友圈”越来越广。玉溪先后与60多个国家和地区建立了贸易往来关系,与老挝占巴塞省、柬埔寨奥多棉吉省和北京顺义、上海金山、广东佛山等地结为友好城市,设立了玉溪驻泰国、老挝、越南、柬埔寨商务代表处,与复旦、中山等16所知名院校签订了战略合作协议,成功引进腾讯、阿里巴巴、华为、希尔顿等知名企业,成功上榜“2017年度中国最具投资吸引力城市”。越来越多的企业前来玉溪投资创业,折射出玉溪开放力度越来越大,营商环境越来越有吸引力。
今天的玉溪,确立了“创新强市”战略,着力推动经济发展转方式、调结构,打造了3大传统产业和4大新兴产业,成功创建了1个国家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1个国家级企业技术中心,建成8个省级工程技术研究中心、26个省级企业技术中心、13个院士专家工作站,初步形成了以创新为引领和支撑的经济体系和发展模式,城市创新创造水平、综合实力走在全省前列,被科技部、国家发改委列入重点支持的国家创新型城市名单,成为全国17个、云南省唯一入选的城市。
当天,玉溪市政府聘请4位在不同领域有较强社会影响力的专业人士为市政府决策咨询顾问;聘请18位市招商引资顾问,并为4家玉溪市招商代理机构授牌,同时为“上海音乐学院研究生专业实习基地和师生创作采风基地”“上海音乐学院·玉溪师范学院‘聂耳艺术研究中心’”“云南高原湖泊土著鱼繁育中心”“玉溪华大高原农业基因测序中心”揭牌。
目前,玉溪市委、市政府正积极抢抓“一带一路”建设和面向南亚东南亚辐射中心建设机遇,推动优势产业积极参与国际产能合作,促进特色产品拓展国际市场,着力构建全方位、多层次、宽领域、多元化双向开放新格局,开放共享正成为玉溪大地上澎湃激昂的奋进旋律。
未来3年,是玉溪市创新建设大投入、大进步的关键时期,玉溪市将加大统筹力度,着力推进制度创新、人才创新、产业创新,引进一批、盘活一批创新项目,推动每年全社会研发经费投入达到50亿元左右,力争把玉溪建设成为国内领先的创新型城市。
产业体系日趋完善
改革开放以来玉溪的发展历程,就是一部敢为人先、勇于创新的发展史。
玉溪是一座富有创新基因的城市,这里诞生了国歌的曲作者聂耳、“云南白药”创始人曲焕章、“郑码”发明人郑易里等家喻户晓的知名人物,从州市一级自费修建铁路到红塔集团的腾飞,再到互联网大数据产业的兴起,创新成就玉溪发展史上的诸多辉煌。
当前,玉溪市委、市政府紧紧抓住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为世界经济发展带来的新机遇,坚持创新引领,加快新旧动能转换,着力培育新的增长点,举全市之力把玉溪建成具有强大创新力、显著辐射力的国家创新型城市,使玉溪成为能处处感受到创新创业脉动和气息的城市。
近年来,围绕省委、省政府对玉溪提出的“六个走在全省前列”要求,以及推进开放型、创新型和高端化、信息化、绿色化“两型三化”,打造世界一流“绿色能源、绿色食品、健康生活目的地”这“三张牌”的部署,玉溪市锐意改革创新,奋力攻坚克难,经济社会保持了良好发展态势。
2017年,玉溪市实现生产总值1415亿元,人均GDP超过9000美元,人均地方财政收入、城乡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等多项指标居全省第2位,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指数接近西部标准的90%。今年前三季度,全市GDP保持了9%的增速。
在“智能制造圆桌论坛”上,同济大学教授陈明、德国菲尼克斯电气(中国)公司副总裁缪竞红、瑞士欧瑞康集团中国区总裁王军、圣戈班集团亚太区首席数字官王焕、360企业安全集团副总裁何新飞等10位中外嘉宾围绕创新发展、产业如何走向智能制造等主题进行畅谈。
“‘开放’和‘创新’,这是玉溪未来发展的方向;实现途径是‘合作’,目的是‘发展’。当前,‘开放’的空间宽广、‘创新’的土壤肥沃、‘合作’的环境清朗、‘发展’的前景光明。”在玉溪市领导与专家学者、外商企业代表恳谈会上,市长张德华表示,玉溪吸引人才的力度和政策前所未有,将积极扩大共建产业体系的朋友圈、共促创新发展的朋友圈、共享开放红利的朋友圈。
玉溪市常务副市长柳文炜表示,今年,玉溪迎来了发展的新机遇,进入高质量发展阶段。对于地方政府而言,在区域经济发展当中,招商引资至关重要,他将有利于政府、企业、市场紧密对接,为经济注入活力,助推地方发展。而作为直接应对挑战的企业而言,市场的良性循环,政府的简政放权和政策支持显得尤为重要。玉溪市副市长解仕清表示,聚焦产业的开放型、创新型和高端化、信息化、绿色化转型发展,加快培育发展新动能。玉溪制定了《中国制造2025玉溪行动计划》,成功设立工业4.0研究分中心。接下来,将以智能制造为突破口,在制造业各领域全面推广应用、普及数字化网络化制造,引领产业从中低端向中高端发展迈进,实现“制造强市”目标。
玉溪市招商合作局局长康凌华表示,今年的峰会呈现客商邀请来源广泛、项目签约成果丰硕、项目洽谈硕果累累、峰会内容精彩纷呈、推介大会更加务实创新5个方面的特点和亮点。主旨演讲为玉溪开放创新汇集智慧,智能制造圆桌论坛共谋玉溪制造转型升级,体现创新发展主旋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