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的国务院常务会定了这两件大事
听取今年减税降费政策实施汇报,要求确保为企业减负担、为发展增动能;部署以更优营商环境进一步做好利用外资工作。10月16日的国务院常务会定了这两件大事。会上,李克强总理作出了哪些部署?中国政府网(ID:zhengfu)为你梳理──
会议指出,按照党中央、国务院部署,今年以来各地、各有关部门狠抓减税降费政策落实,前8个月全国减税降费1.5万多亿元,促进了企业减负、居民增收和就业增加,有效激发了市场活力,对对冲经济下行压力、做好“六稳”、保持经济运行在合理区间发挥了重要支撑作用。据测算,全年减税降费总额将超过2万亿元。
下一步,
1. 落实落细减税降费政策,及时研究解决企业反映的突出问题,确保制造业等主要行业税负明显降低、建筑业和交通运输业等行业税负有所降低、其他行业税负只减不增。进一步治理违规涉企收费。
2. 指导各地加强财政预算管理,政府要坚持过“紧日子”,严控一般性支出。落实省级政府主体责任,支持基层财政困难地区保工资、保运转、保基本民生。落实增值税留抵退税分担机制,减轻部分地区财政压力。
3. 研究进一步推改革、促发展、增就业措施,聚焦鼓励创业创新,研究对制造业重点行业加大研发费用加计扣除比例,增强发展内生动力和后劲。
2.jpg
1. 扩大对外开放领域。清理取消未纳入全国和自贸试验区外商投资准入负面清单的限制措施。全面取消在华外资银行、证券公司、基金管理公司业务范围限制,落实好新修改的外资银行和外资保险公司管理条例。优化汽车外资政策,保障内外资汽车制造企业生产的新能源汽车享受同等市场准入待遇。修订乘用车企业平均燃料消耗量与新能源汽车积分并行管理办法,允许外资在华投资的整车企业间转让积分。
2. 促进投资便利化。扩大资本项目收入支付便利化改革试点范围。支持外资企业自主选择借用外债模式,鼓励其资本金依法用于境内股权投资。对外资项目,合并规划选址和用地预审,合并建设用地规划许可和用地批准。
3. 平等保护外商投资合法权益。不得强制各地多措并举促进高校毕业生就业
文章来源:光明日报 发布时间:2019/10/16 9:51:09 阅读次数:57
促进高校毕业生就业是我国持续推进“稳就业”的重中之重。近年来,我国将高校毕业生就业摆在就业工作首位,加大政策支持,强化就业服务,千方百计促进高校毕业生就业创业。
2019届高校毕业生求职入职已告一段落,新一届高校毕业生就业季的大幕正在开启。记者了解到,近期,北京、安徽、福建、广西等多地推出一系列政策措施促进高校毕业生就业创业,包括提供求职或创业补贴、小微企业招毕业生可获多项政策优惠、给予毕业生创业“红包”、帮扶困难毕业生就业等。毕业生无论是选择求职就业、创新创业,还是选择到基层工作,都能得到更多保障。
多地出台就业、培训补贴等举措
“只要高校毕业生与我市小微企业签订6个月以上劳动合同,并依法缴纳社会保险费,就可以享受一次性3000元的就业补贴。”安徽省蚌埠市人社局一名工作人员表示。
安徽对高校毕业生到小微企业就业实施“双向激励”,给予毕业生每人3000元的一次性就业补贴,并按规定给予企业社会保险和岗前技能培训补贴,通过支付宝、微信小程序等信息化手段,基本实现毕业生领取补贴“一次不用跑”。
在引导和鼓励高校毕业生到贫困地区基层单位就业方面,广东将高校毕业生到粤东西北地区基层就业补贴由3000元提升至5000元,将“三支一扶”基层服务项目补贴标准从每月2000元提高到3600元,同时将技能培训补贴条件从毕业学年放宽到在校期间等。
“这些举措扩大了领取补贴的范围,提高了补贴水平,有助于提高青年就业劳动者就业意愿和就业机会,以及职工参加技能培训的积极性。通过技能培训,劳动者可以实现更高质量和更充分就业,由此获得更好的工资收入和待遇水平,既有利于促进劳动者通过就业实现个人价值,也有利于缓解当前就业结构性矛盾。”中国劳动和社会保障科学研究院失业保险研究室主任袁良栋说。
此外,针对部分离校未就业高校毕业生,湖北集中推送服务短信,开展政策宣传和就业服务帮扶;湖南实施“311”就业服务行动,面向有就业意愿的实名登记未就业毕业生,在毕业年度内至少推荐3次岗位信息,提供1次职业指导,提供1次免费技能培训信息或就业见习信息。
为大学生创业注资支招
“这是我们自己设计的机器人,已经在谈合作准备投产了。”今年年初,在湖北武汉街道口孵化基地中,武汉大学的大学生团队利用当地政策和学校提供的环境,设计出属于自己的产品。
除了选择就业,选择自主创业的毕业生也很多。近年来,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等有关部门着力扶持高校毕业生自主创业,加强创业培训,加大创业担保贷款支持,实施创业补贴政策,提供咨询辅导、项目孵化、场地支持等一揽子创业服务。
与此同时,为鼓励学生们的创业热情,拓展就业新渠道,各地也纷纷出招——
北京健全“政府+市场”创业服务体系推动大学生创新创业,完善大学生创业板功能,方便在板企业享受人社部门各项政策,通过政府购买服务方式,为在板企业提供展示、融资、培训等专业化服务,累计服务大学生6000余人次,其中今年新增上板企业27家,帮助融资1.6亿元。
针对大学生创业者融资难题,陕西设立5000万元大学生创业基金,对离校5年内毕业生和在校创业的研究生,给予最高50万元的免息创业基金贷款;广东加大对高校毕业生创业者的融资支持,提供创业担保贷款近4亿元。
在创新服务方面,广西开设就业创业直播节目开展就业指导服务,依托微信公众号等平台定期发布广西高校毕业生政策宣传信息,开设女大学生求职就业、网络贷款、传销风险防范等就业创业直播节目,在线观众近10万人。
专家普遍认为,实现高校毕业生的高质量就业,离不开政府和学校提供更加精准化的促就业举措,包括就业管理、就业信息服务、就业指导等。“要优化针对高校毕业生的创业服务,因人而异提供更加精准有效的就业服务。”中国劳动和社会保障科学研究院副院长莫荣说。
精准援助困难毕业生
在加强困难毕业生就业援助方面,辽宁今年提出,将建档立卡贫困家庭高校毕业生帮扶纳入“民生实事”和工作考核内容,建立专门台账,组织专人重点帮扶,实行兜底安置;广西启动“1+2+3”(即1次职业潜能测评、就业前和就业后的2次指导、3次职场公共技能培训)建档立卡贫困家庭高校毕业生就业帮扶行动,通过各类渠道推送就业服务信息。
福建则推行就业“红娘”结对帮扶困难高校毕业生就业,通过广泛发动各类专家、创业导师、公共就业人才服务机构工作人员、高校就业指导老师、企业人力资源经理等组成1000余人的就业“红娘”队伍,“一对一”结对帮扶离校未就业建档立卡贫困家庭、城乡低保家庭、零就业家庭高校毕业生和残疾等困难毕业生就业,截至目前,结对帮扶的2018届离校未就业困难高校毕业生全部实现就业。
“解决好大学生困难群体的就业,不仅对于这些大学生个人来说是一件重要的事情,对于在2020年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以及缩小城乡差距等都具有十分积极的意义。做好大学生困难群体的就业工作,能够极大地激发他们创业就业的积极性,还能够发挥‘一人创业带动一群人就业’的倍增效应。”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公共管理学院教授李长安认为。(记者 邱玥)或变相强制外国投资者和外资企业转让技术,依法保护商业秘密,完善电商平台专利侵权判定通知、移除规则。政府采购不得限定供应商所有制形式、投资者国别、产品或服务品牌等。
4. 支持地方加大招商引资力度。对招商部门、团队内非公务员岗位实行更加灵活的激励措施,对出境招商活动、团组申请等予以支持。在中西部地区优先增设一批综合保税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