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最新动态
时间:2016-10-20 12:00 来源:云南人事考试网 咨询QQ:800002381 微信公众号:hfpxwx
镇雄县芒部镇“四结合”抓实农村贫困劳动力技能培训工作
今年以来,镇雄县芒部镇在抓实农村贫困劳动力技能培训工作中,充分结合群众意愿、产业发展、务工需求和自身特色,主动创新工作机制,建实档案台账,编制劳务输出脱贫规划,做到系统培训与短期培训相结合、基地培训与现场培训相结合、理论教学与实际操作相结合、普及式培训与引导式培训相结合,全力助推了全镇脱贫攻坚工作。
结合个人意愿开展培训,建实基础台账。在开展劳动力技能培训中,不搞“一刀切”,以贴近市场需求、服务产业发展、适应群众需要为切入点,以提高贫困户劳动力实现就业为目标,深入农户家中开展走访调查,精确掌握贫困劳动力基本信息和需求,建立技能培训台账,整合资源开展培训,确保精准扶贫不落一人。一是对全镇16至60周岁农村劳动力总数、分布、年龄文化结构进行核准核实;二是对建档立卡贫困户劳动力培训意愿进行摸底调查,逐人立表登记,应所需、据所求,做好引导,为精准培训建实基础台账。
结合产业发展开展培训,夯实致富基础。根据各村实际,实施“一村一品”产业发展战略,口袋沟、新地方等村以经济林果种植为主;三滴水、关口等村以中药材种植为主;茶园、松林等村以冷凉蔬菜种植为主。同时,结合产业发展技术需求,加大以经济林果种植、中药材种植、冷凉蔬菜种植、小黄牛养殖为主的产业技术培训,为产业发展提供技术保障,夯实脱贫致富基础。
为了发展壮大产业,积极引导鼓励贫困户采取“抱团取暖”的方式,通过村委引领,成立专业合作社、种植协会,由有种植经验的大户带动贫困户发展,既解决种植技术问题,又解决管理销售等问题。采取“村委+合作社+农户”的股份合作运营模式,全力结对帮带合作社成员特别是成员中的贫困户脱贫致富。一是村委组织发动,农户出资出地出力,合作社培训指导销售,收益按1:1:8分成(合作社10%、村委10%、农户80%),最大限度调动农户积极性。二是流转贫困户土地建基地,村委组织管理,农户参与施肥除草防病虫和采摘,农民变工人有务工收益,务工农民每人年均纯收入可达5000元以上,合作社提供资金、技术、市场营销等服务,按村委10%、农户30%、合作社60%分成,最大限度解决建档立卡贫困户资金、技术缺乏的问题。三是贫困户以土地入股、劳动力入股分红的形式。多种形式的股份合作经营模式,带动了数千群众致富,也带动了村上实现集体经济收入,真正做到凡是合作社基地覆盖辐射到的地方。
结合务工需求开展培训,提高技能水平。结合全镇务工人员组成结构及从事工种,梳理县内外用工需求,广泛对接用工单位,开展了以厨师、电工、驾驶等专业技术相对较强的技术技能培训,把劳动力从“苦力型”向“技能型”转变,提高务工收入,对培训后的人员有序进行转移就业,全面实现“培训一人、转移一人、脱贫一户”目标任务。如:松林村,镇威、镇凤两条二级路穿村而过,物流运输条件优越,从事物流运输可以成为贫困群众脱贫致富的一条可行之路,但由于成本高,很多贫困户无力从事该行业,在结合务工需求及个人意愿的基础上,组织了30名贫困户劳动力免费培训驾驶技术,并为每名驾驶技术人员提供贴息贷款10万元,用以支持培训人员购车从事运输工作发展致富。
结合地域特色开展培训,发展旅游文化。芒部镇松林村是一个少数民族聚居村,以彝族、苗族为主,是镇雄古彝族文化的发源地,结合该村生态良好,得天独厚的生态湿地的地理优势,制定了松林村乡村旅游发展规划。同时,为了发展好乡村民族文化旅游,以“热情彝家、美丽松林”为主题,举办了彝族、苗族歌舞培训班,通过培训进一步挖掘本土少数民族文化元素,打造一支具有地方特色的民族歌舞队,在丰富群众精神文化生活的同时,壮大旅游要素,为发展乡村旅游业打下坚实的文化基础。
热门搜索: 事业单位 as 公务员 村官 执业药师 二级建造师 药师 政法干警 经济师 一级建造师 二建 脙聮脗漏脙聤脗娄 职称计算机 村官确认 脗麓脙楼脗鹿脙聶 脗露脙戮脗陆脗篓 脙聮脗漏脙聤脗驴 大学生村官确认 注册安全工程师 职称英语
昭通市人事考试网 相关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