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云南人社部门下发“十三五”规划中提出,要围绕信息化、标准化、均等化,以“互联网+”为引领,加快人力资源社会保障事业发展基础公共服务设施建设,强化公共服务能力,提升公共服务水平。
——健全就业创业和社会保障公共服务体系
加快健全统筹城乡的公共就业创业和社会保障服务体系,推动公共就业创业和社会保障服务覆盖全体劳动者。推动“互联网+”在公共就业创业和社会保障服务领域的深度融合应用,提升公共就业创业和社会保障服务的创新能力。鼓励政府购买服务成果,引导社会力量参与,创新公共就业创业和社会保障服务供给模式。建立面向人人的就业创业和社会保障服务平台,完善就业创业和社会保障服务体系与服务方法,建立绩效考核和购买服务成果机制,提高就业创业和社会保障服务供给能力水平。不断丰富服务内容、拓展服务功能、完善服务手段,全面推进公共就业创业和社会保障服务均等化、精准化、专业化、标准化。加快经办服务场所、机构、人员、流程、稽核等的整合和规范统一,逐步实现经办服务一体化、规范化,全面公开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公共服务项目清单。积极推动云南省公共创业实训基地、创业孵化示范基地、众创园区等重点项目建设。继续推进基层就业和社会保障服务设施建设。加强州市级社会保险服务中心建设,全面提升社会保障综合服务能力。努力推动滇东北、滇西、滇南州市级公共创业实训基地建设。
专栏8:基本公共服务项目清单
1.劳动就业。基本公共就业服务、创业服务、就业援助、就业见习服务、大中城市联合招聘服务、流动人员人事档案管理服务、职业技能培训和技能鉴定、农民工培训、12333电话咨询服务、劳动关系协调、劳动保障监察、劳动人事争议调解仲裁等。
2.社会保险。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城乡居民基本养老保险、职工基本医疗保险、城乡居民基本医疗保险、失业保险、工伤保险、生育保险服务等。
——健全人才公共服务体系
健全市场化、社会化的人才公共服务体系和服务平台,培育各类人力资源服务机构,逐步形成政府主导、社会参与、上下互动、相互配合的人才公共服务体系。深化人才公共服务机构改革,推动政府人才管理职能向创造良好发展环境、提供优质公共服务、营造创新生态体系转变。积极培育专业化的人才服务机构,大力开发公共服务产品,拓展公共人才服务内容。鼓励发展高端人才猎头等专业化服务机构,放宽人才服务业准入限制。积极培育各类专业社会组织和人才中介服务机构,有序承接政府转移的人才培养、评价、流动、激励等职能。扩大社会组织人才公共服务覆盖面。完善人才诚信体系,建立失信惩戒机制。加快建立社会化的人才档案公共服务系统。完善海内外人才服务保障体系,积极打造以留学人员创业园、博士后科研流动站和工作站、专家服务基地、继续教育基地为主体的高层次人才服务平台。启动州市级人力资源市场建设,基本形成统一规范、竞争有序、覆盖面广的人力资源市场。围绕经济转型发展和创新驱动发展,结合区域发展和产业布局,选择一批经济、科技、人才等条件较好的地区和产业园区,建设国家人才服务发展示范区和省级人才服务发展示范区。
——加快信息化建设
加快实施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信息化建设工程,以一卡通、省集中、数据资源开发利用、运维安全管理体系建设和公共服务一体化为目标,大力推进数据挖掘与应用,构建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大数据平台,打造“智慧人社”,从人力资源管理,社会保险,劳动关系,公共服务,综合管理五个领域开展人力资源社会保障信息化建设,实现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全业务平台、资源和服务的整合。实施金保二期工程,构建“人社云”,努力实现与“政务云”对接。不断完善社会保障卡应用环境和服务环境,大力推进业务协同、数据共享,实现一卡通,持卡人口覆盖率达到90%以上。完善全省人力资源社会保障信息网络安全保障体系,建设全省一体化的运维服务体系。提升公共服务水平,健全全省统一的12333公共服务平台,推进“互联网+人社服务”,打通服务群众“最后一公里”,推动实现“五个不出村”。
——加强干部队伍建设
深化“三严三实”和“忠诚干净担当”专题教育成果,着力构建不敢腐、不能腐、不想腐的体制机制,积极营造风清气正的政治生态,形成敢于担当、奋发有为的精神状态。不断强化党风廉政教育,努力打造一支忠诚担当,干净干事的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干部队伍。继续深入开展“对标一流、争先进位”活动,努力加强学习型、创新型、服务型机关建设。充分利用沪滇合作、滇粤合作、部省合作等平台,强化全省人力资源社会保障系统干部队伍建设,建立健全干部职工培训、培养和交流体系,不断提高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干部职工干事创业的素质和能力。
专栏9: 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基础能力建设重点项目
1.云南省公共创业实训基地建设项目。“十三五”期间,建设云南省公共创业实训基地,主要承担创业实训和技能人才培养两大功能,搭建创业能力实训、产品实验试制、创业企业孵化、创业指导服务、职业技能实训和国际交流合作六大平台。建设10个左右州市级公共创业实训基地,形成功能齐全、布局合理的省、州市公共实训基地格局。
2.中国(昆明)人力资源服务产业园(国际人力资源市场)项目。按照“省市共建,以市为主”的原则,建设集产业集聚、企业孵化、业态拓展、市场培育、标准统一的中国(昆明)人力资源服务产业园(国际人力资源市场),打造面向南亚东南亚开放的人力资源服务产业集聚辐射中心。建设河口、腾冲、景洪、瑞丽4个国际人力资源市场分市场。
3.中国(云南)国际职业培训中心建设项目。依托云南技师学院建设中国(云南)国际职业培训中心,承担南亚东南亚发展中国家人员的职业技能培训任务。
4.众创园区、创业孵化示范基地建设项目。“十三五”期间,建设60个州(市、县、区)创业园、60个园区众创空间、100个校园创业平台,打造一批区域化、专业化、特色化、便利化的农民工返乡创业园。建设1个省级创业孵化示范基地和16个州市级创业孵化基地。
5.基层就业和社会保障公共服务设施建设项目。“十三五”期间,将所有符合建设条件的县乡全部纳入建设计划,基本实现县乡平台全覆盖。鼓励有条件的地区开展村(居)级服务平台建设。
6.州市级人力资源市场和社会保障服务中心建设项目。“十三五”期间,努力推动州市人力资源市场和社会保障服务中心建设。
7.人才服务发展示范区项目。围绕经济转型发展和创新驱动发展,结合区域发展和产业布局,选择一批经济、科技、人才等条件较好的地区和产业园区,争取建设国家级和省级人才服务发展示范区。
8.金保工程二期项目。到“十三五”末,实现社会保障卡终端服务基本全覆盖,建立社会保障卡应用平台,实现全国社会保障一卡通,建立社会保障卡便民服务、规范管理和安全保障体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