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主页 > 新闻公告 >

玉溪市:重点抓成建制输出,全面推进转移就业

玉溪市:重点抓成建制输出,全面推进转移就业

——访玉溪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局长袁平

玉溪市认真贯彻落实中央、省、市关于推动农村劳动力转移输出就业扶贫工作的一系列政策措施,按照“输出1人、稳定就业1人、带动脱贫1户”的工作思路,紧紧围绕脱贫攻坚目标任务,以建档立卡贫困劳动力为重点,以组织成建制转移就业为突破口,全面推进转移输出就业工作,取得了明显成效。最近,记者采访了玉溪市委组织部副部长、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党组书记、局长袁平。

记者:请问玉溪市人力资源(含建档立卡劳动力)是一个什么情况?

袁平:目前,玉溪市共有农民工48万余人,其中:贫困人口9.3万人,建档立卡7.38万人。截至2017年上半年,全新增农村劳动力转移累计培训8.87万人次,其中培训建档立卡人数4.64万人,完成目标任务16.05万人次的55.26%;累计完成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49.56万人次,完成目标任务59.91万人次的82.72%。共走访就业困难人员和零就业家庭3013户,登记认定的未就业困难人员1799人,帮助4653人就业困难人员实现就业(残疾就业困难人员128人、低保家庭成员269人),其中:40户企业招用了登记认定的就业困难人员198人,帮助1594名就业困难人员享受到了就业扶持政策。

记者:请介绍一下玉溪市加大工作力度所采取的具体措施。

袁平:我市坚持“精准扶贫、精准脱贫”的基本方略,把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和农民工职业技能培训两项工作统筹结合起来抓,大力实施“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扶贫”和“技能扶贫”两个专项行动,通过提高农村劳动力技能水平,促进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实现“培训一人、就业一人、脱贫一人”,确保完成9.3万贫困人口脱贫的目标。主要是四条措施:

(一)强化组织领导,健全工作机制。市政府高度重视,成立了由市政府分管领导任组长,市政府副秘书长、市人社局主要领导任副组长,市级27个部门负责同志为成员的玉溪市农民工工作领导小组。市人社局也成立了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扶贫行动计划工作领导小组,由局长任组长,分管副局长、就业局局长任副组长,相关科室、部门为成员,统筹抓好工作推进。

(二)深入调查摸底,全面掌握情况。深入基层对全市农村劳动力的总体数量、民族构成、年龄结构、文化程度、就业意愿、技能状况、收入来源等方面进行全面调查,准确掌握了全市农村劳动力的底数,明确了转移就业帮扶的目标对象和工作重点。

(三)完善政策措施,明确目标任务。认真落实好国家、省优惠政策措施,结合我市实际,制定出台了《关于进一步做好2016—2020年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工作的通知》(玉农办〔2016〕6号),《玉溪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关于建立技能扶贫与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任务落实机制和责任压实机制的通知》(玉人社发〔2016〕261号)明确了做好农民工就业扶贫工作的目标任务和措施办法。

(四)实施精准培训,提升就业技能。针对贫困地区农村劳动力培训需求、就业创业意愿,建立培训需求台账,分类组织实施,把电焊工、维修电工、厨师、生猪饲养、蔬菜种植等技能培训班办到村组。通过各种技能培训,不断提高农村劳动力技能水平,着力推动劳务输出由“体能型、松散型、低层次型”向“智力型、技能型、高效型”转变。同时,对每个有就业意愿和培训意愿的劳动者建档立卡,农村贫困劳动力每年至少开展1次免费职业培训,让每个有适龄劳动人口的贫困家庭至少有1名技能劳动者就业。

记者:请问玉溪市在转移就业工作中克服了哪些困难?

袁平:针对目前宏观经济形势的影响,企业生产经营困难,用工需求持续走低,就业压力大的严峻局面,我局主要领导亲自深入到各县区了解情况,对产业需求变化和劳动力供给变化不协调,劳动者技能素质与岗位需求不相适应,就业难、招工难的结构性矛盾大的问题进行了实地调研,全面掌握了农民工的基本情况,做到情况明、数据实、动态清,确定了转移就业帮扶的工作重点。进一步加强了农民工技能培训力度,丰富了培训工种,健立健全了农民工输出输入地劳务对接,输出地可在本地农民工相对集中的输入地设立比较规范的服务工作站点。有效解决了农民工在在当前严峻的就业形势下,经济转型中缺乏一技之长,就业脱贫困难问题。

记者:请问玉溪市在转移就业工作取得了哪些明显成效?

袁平:玉溪市在转移就业工作的成效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

(一)建档立卡贫困人口100%参加城乡居民基本养老保险。我局与扶贫、民政部门精准比对建档立卡贫困人口情况,建立健全建档立卡贫困人口100%参加基本医疗保险、基本养老保险工作台帐,实行销号制,做到参保一人、销号一人,动态更新管理。进一步健全完善政策措施,优化贫困人口参保流程,简化办事程序,确保贫困人口及时、便捷参保,杜绝“漏保”建档立卡贫困人口无法参保享受待遇的问题。目前,全市建档立卡贫困人口73751人,已100%参加城乡居民基本医疗保险,符合参加城乡居民基本养老保险43823人,实际参保40393人,参保率达92.2%。

(二)大力推进转移就业扶贫工作。举办了玉溪市2017年“春风行动”暨“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百日行动”、大型招聘会,实现转移就业8407人。加快向省外转移步伐,分别与广东惠州博罗县和博罗县石湾镇政府建立了劳务合作伙伴关系,成立了两个驻粤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工作服务站,两个服务站由当地政府提供办公地点、人员并进行管理,全程为玉溪籍的农村劳动力开展用工信息采集与反馈、维权等服务。并且成建制组织40多名农村劳动力和109名职中毕业生到博罗县的三户优质企业就业,标志着两地转移就业合作迈出了第一步。充分发挥创业园就近就地转移优势,在新平民族文化创业园和元江县光伏农业产业创业园实现了33名贫困劳动者入驻创业的良好态势。

(三)重点开展直过民族技能培训工作。切实做好直过民族技能培训,我市直过民族为拉祜族,主要聚居于哀牢山区新平县、元江县境内的15个乡镇。我局研究下发了《关于人才智力下基层活动工作方案》,组织农技、林业、畜牧等领域和技师学院的专家人才,深入到新平县平掌乡拉祜族聚居区,实地考察,与当地干部群众交流,根据区位特点,结合当地产业发展实际及产业发展规划,为当地产业发展“诊断把脉”。邀请组织有关专家学者,到拉祜族聚居区开展技能培训,把科技培训的着力点放在田间示范传递上,用田头讲座、田头诊断、田头示范等形式,把技术直接送到千家万户。同时,采取走出去的形式,组织拉祜族青年到技师学院、交通技校等培训机构开展汽车、摩托车修理及电子商务培训,为直过民族培养技能人才。

记者:请问玉溪市在转移就业工作中还存在哪些困难和问题?在下一步工作将采取怎样的措施?

袁平:虽然我市的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扶贫工作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是工作中也还面临一些困难和问题。主要是,就业形势对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脱贫压力较大。由于全国经济下行影响,加之受我市就业创业利好政策的吸引,很多农民工返乡创业,向省外转移压力较大。同时,由于宏观经济形势的影响,企业生产经营困难,用工需求持续走低,就业压力大。随着转方式、调结构的深入,产业需求变化和劳动力供给变化不协调,劳动者技能素质与岗位需求不相适应,就业难、招工难的结构性矛盾进一步显现。

下一步,我市将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按照中央、省关于好为农民劳动力就业扶贫工作的要求和部署,加强统筹协调,完善政策措施,健全工作机制,突出制度建设,强化公共服务,进一步做好新形式下为农民劳动力转移就业服务工作,促进农村劳动力就业创业、脱贫致富。

(一)加强农村劳动力职业技能培训。着力构建农村劳动力终身职业培训体系,对农村转移就业劳动者开展就业技能培训,对农村未升学初高中毕业生开展劳动预备制培训,对在岗农民工开展岗位技能提升培训,对具备中级以上职业技能的农民工开展高技能人才培训。加大培训资金投入,落实培训补贴政策。根据就业市场需求和产业结构调整,重点开展订单式培训、定向培训、企业定岗培训,面向市场确定培训职业(工种),形成培训机构平等竞争、农民工自主参加培训、政府购买服务的机制。鼓励企业组织农村劳动力进行培训,符合有关规定的给予企业培训补贴。鼓励职业院校、技工院校深入推进校企合作,建设一批农村劳动力实训基地。探索开展以玉溪民族民间工艺、民族传统技艺为主的特色职业培训,打造玉溪农村劳动力职业培训品牌。

(二)扶持玉溪特色劳务品牌发展促进就业。充分挖掘各县区优势特色产业、民族民间传统工艺、旅游特色资源等吸纳农村劳动力就业的潜力,探索建立扶持玉溪特色农村劳动力劳务品牌发展的政策措施。支持和鼓励有条件的县区建立专项扶持资金,大力引导、扶持、培育一批具有玉溪民族文化特色、有较高知名度和综合竞争力的农村劳动力劳务品牌,逐步形成以劳务品牌推进农村劳动力就业、以就业促进产业发展、以产业发展提升劳务品牌质量的机制,发挥劳务品牌促进农村劳动力稳定就业、高质量就业的积极作用。

(三)推动农村劳动力平等享受城镇基本公共服务。逐步按照常住人口配置基本公共服务资源,明确农民工及其随迁家属可以享受的基本公共服务项目,并不断提高综合承载能力和扩大项目范围。推动公共服务权益与户籍脱钩,逐步实现农民工及其随迁家属平等享受市民权利,农民工及其随迁家属在输入地城镇未落户的,依法申领居住证,持居住证享受规定的基本公共服务。建立输入地接受农民工随迁子女生均教育投入机制,保障农民工随迁子女在就业地平等接受义务教育的权利。依托乡镇(街道)、社区居民服务、基层就业和社会保障等服务平台,建设“农民工综合服务中心”,为农村劳动力提供便捷、高效、优质的“一站式”综合服务。

最新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