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人不如求己—永平电子商务服务站点致富带头人羊学珍
永平县电子商务进农村综合示范项目2017年12月下达以来,通过电子商务进农村综合示范工作,充分发挥示范带动作用,健全农村电子商务公共服务体系,推进电子商务在农村的推广和应用。
在电子商务进农村综合示范工作的开展过程中,我县将“农村电子商务培训体系建设”与“农村电子商务公共服务体系建设”两者有机结合 ,有力的推动了“农村电子商务公共服务体系建设”,充分发挥了“农村电子商务培训体系建设”在电子商务进农村综合示范项目中的作用。
其中,在行政村服务点建设过程中,坚持由承办企业负责建设,乡镇人民政府、村委会积极协调配合,优先在普惠金融服务站、邮政村级服务网点、“万村千乡”农家店、返乡大学生、扶贫对象等设点运营。同时,为站点提供了完善服务点硬件设备,如配备电脑、展示终端等,确保村基层站点功能发挥。
通过对站点负责人开展培训工作,实现站点的淘宝、阿里、京东、苏宁、彩云优品、邮乐网、邮掌柜等电商平台的网店购销功能。为站点覆盖区域村民提供网购体验、信息咨询、网购代买代卖、物流快递代收代发、水电和移动通信费用充值、农合费代收缴等便民服务功能。
永平县三村村站点负责人羊学珍原是我县厂街乡三村的一名普通村民,除了务农外还在村上开了一家农村百货小卖部,由于自己经营的这家小卖部,通过闲聊了解到很多村民对网购非常感兴趣,但是苦于年龄偏大,网络知识有限,对于网购的兴趣只能停留在兴趣阶段。
“我之前很少有机会出去,所以有了网络之后特别喜欢在网上看新闻,时间长了就对网络熟悉了,发现网上买东西便宜又方便,就自己摸索学会了网购,平时也会帮村里的人上网买东西”,羊学珍在采访中总是很热情、积极,表示,虽然自己平时也比较忙,但是总是抽出时间帮助一些有需要的老年人。
在电商培训开展过程中,企业、乡镇人民政府、村委会三者间积极协调配合,每次培训前,村委会都会在全村范围内进行宣传,尽可能的吸引更多的村民来学习网络知识。羊学珍就是通过村委会的宣传,了解了我县的电子商务进农村综合示范项目,并积极报名参与了电商培训。
通过培训,羊学珍了解到,电子商务服务站点能够帮助村民网上购物、网上售货,这让她非常兴奋:“我在村上有一家百货小卖部,村里人买东西都是来我这,老年人需要充话费、网购的,也都是来找我,他们年龄大了,网购步骤太复杂,他们记不住的,需要我来帮他们。”
羊学珍积极的态度和经营农村小卖部的经历让她的小卖部迎来了一次升级——成为了永平县电子商务进农村综合示范项目公共服务体系中的村级站点,硬件和服务上也获得了一次专业性的提升。羊学珍的小卖部不在仅仅是提供代购服务,同时还具备了快递收发、便民金融、车辆保险办理等服务能力,真正成为了农村电商发展底层环节中的关键一环。
通过经营村级电子商务服务站点,羊学珍实现了每月1500元的增收,这使得她对为村民提供服务这件事更有激情。同时,电商培训中所学到的知识也让她更加自信,通过将培训中所学到的电商运营知识付诸实践,她的线上店铺运营逐渐成为了她日常生活中不可缺少的重要工作,家里的农特产品不再是单纯的低价销售给商贩,还可以通过自己的线上店铺直接销售给城市消费者。
销售渠道的拓展带来的不仅仅是个人收入的增加,由于永平县当地农特产品自身的优异品质,回购的消费者越来越多,发现了其中商机的羊学珍积极以自己为案例,向村民宣传线上销售渠道给自己带来的收入增长等好处,拓展了基层站点运营人员在农村电商发展中的带动作用。
对于没有能力自己开设、运营店铺的老年人,羊学珍主动与老人进行交流,希望通过代销的方式帮助老人增收,并成功与本村的2户老人签订了购销协议。
电商扶贫创造了贫困地区新的经济增长点,实现了贫困群众增收节支脱贫,缓解了贫困乡村农产品买难卖难问题。最为关键的是,电商扶贫引导了贫困地区群众思想观念的转变,激发出了脱贫致富的内生动力。通过在基层运营人员选择上下功夫,可以将典型案例变成村民身边更加鲜活的例子,真正形成具有内生动力的电商带动贫困地区经济增长完整链条。(本案例拟纳入2018年云南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扶贫典型案例汇编资料)